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与“毒”为敌

发稿时间:2022-04-28 06:14: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郑天然 左超超 陈建飞 中国青年网

  车辆沾染检查。刘琛/摄

  “人员沾染检查”教学。刘琛/摄

  第77集团军某旅女子防化连二级上士王馥颖的面颊被风沙侵蚀得又黑又红,防毒面具在她的脸上留下勒痕,已看不出过去“青春靓丽”的模样。

  这是防化部队里很常见的样子。组建3年来,女子防化连的姑娘们与“毒”为敌,常年身穿厚重的防护服逆行在“染毒地带”。她们是陆军首支整建制女子防化力量,圆满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驻训演习任务,“为陆军防化部队立起了标准”。

  然而两年前,当王馥颖因编制调整从一名医务工作者转岗成为防化女兵,常用的口罩、白大褂变成防毒面具、防护服时,她对防化专业还一无所知。这名从军9年的老兵知道,自己和战友们将要攻克的,是一个此前完全陌生的领域。

  上等兵郑甜也承认,过去没想到会成为防化兵。她曾梦想成为特种兵上天下海,或是当医疗兵救死扶伤。下连后第一眼看到自己的主战装备是防化服时,郑甜“瞬间有些灰心”。

  “这套衣服不仅宽大厚重模样丑,还有一股闷臭的橡胶味,戴上面具后像滑稽的‘象鼻人’。”郑甜回忆说,当时想到要跟防护服朝夕相处、成为“象鼻人”,她的内心十分抗拒。

  适应防护服是这位年轻的姑娘要迈过的第一道坎儿。跟大多数女孩一样,郑甜也爱美。最初在全连组织防化训练时,她时常会找各种理由逃避训练,甚至希望能换个岗位。

  心态的转变源于一次特殊的任务。下连1个月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郑甜在电视里看着医护人员为了拯救人民群众,不惧病毒奋战在危险的“红区”。她深受感动,主动请缨担负营门疫情防控任务。

  连续数月,郑甜除了睡觉外都穿着防护服,战备拉动也站在排头,帮助旅队圆满完成疫情防控任务。任务结束后,指导员胡悦充分肯定了郑甜的表现,并告诉她,“那些医护人员很多都是20岁左右的花季少女,你穿上防护服跟她们一样,虽然看不清脸,但履行着相同的职责——救人民于水火、保家国之平安。”

  听了指导员的话,那一刻郑甜忽然明白了穿上这身军装的意义,她从此立志成为一名防化尖兵。

  上等兵杨洋则为成为“逆行者”而来。她在入伍前看过天津港大爆炸救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报道,新闻里那些义无反顾冲向危险的逆行者让她印象深刻。她希望能像他们一样“帅气逆行”,然而来到连队后,杨洋最先体验到的却是防化兵面临的危险。

  那是一次洗消任务。到达目的地后,杨洋与其他战友分工合作,协同展开武器装备,相互配合进行洗消。正当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时,现场一片黄褐色烟云弥散,原本蹲在地上进行复检的杨洋突然猛烈地咳嗽起来。

  看到杨洋突然剧烈咳嗽,上等兵买尔哈巴判断她是不慎吸入了“毒气”,立刻向班长大声报告。班长立即下达指令,为杨洋穿戴好防护服防毒面具,随后送到救护车检查。

  所幸那一次只是模拟毒剂,经过治疗杨洋很快康复。总结评讲时,连长王雨婷严肃地告诫每名官兵,“我们防化兵战斗在最危险的地带,与看不见的敌人打交道,只有严密防护保存了生命,才能克毒降魔制胜战场。”

  事实上,想要“克毒降魔”并不容易。防化侦察的各个专业课目、各类装备操作,对于防化连女兵们来说都是需要攻克的难关。为此,这群姑娘们拿出“新兵”的态度主动求学,取长补短。

  郑甜为了练习防护服穿戴没少“费劲儿”。刚开始时,永远穿不好的裤脚和漏气的防毒面具处处与她“作对”。但郑甜相信勤能补拙,无论刮风下雨,她都铆足了劲儿进行各种防化训练,补齐短板。

  “要想防护又快又好,穿衣服至少要练1000次。”在班长的指导下,郑甜将一个穿裤腿的动作练习了成百上千遍,面具戴不好就反复戴上、检查、脱下、再戴……时间长了,郑甜的脸上慢慢出现数条防毒面具留下的血痕,脚底和手臂上也磨出厚厚的茧子,作训服上留下了洗不掉的汗迹。

  凭借着这股劲头,郑甜的训练成绩飞速提高,防护服穿戴速度越来越快。如今参加全营防护比武,这名19岁的小姑娘第一个完成全身防护,遥遥领先众人。

  王馥颖则拿出了备考医师资格证时的吃苦劲头攻克全新领域,后来因表现突出被任命为侦察班班长。去年,王馥颖作为班长迎来连队第一个野外实战化驻训,这也是女子防化连组建以来首次迎来重大考验。

  “我们要在烈日下练本领、与男兵争输赢、为陆军防化部队立标准!”出发前,连长王雨婷在队伍前作动员,王馥颖站在侦察班的排头,感到责任重大。练兵已久,她期待着这一次能在“战场”上亮剑,为连队争光添彩。

  任务中,王馥颖负责带领班级完成新型侦检装备调整校验、防化兵实战环境下演训配属、实战环境下防化装备数据采集等多个中心工作任务,其中人员车辆沾染检查系统操作、展开与撤收是摆在她面前的一座“大山”。面对新型侦检装备,王馥颖不仅要确保熟练操作装备,还要协同全班完成装备快速展开撤收。

  为了提高撤收速度,王馥颖特意请男兵和专业领域能手当老师,带领班内成员虚心向他们请教装备性能和操作要领,而后一遍遍实操检验学习成效和缩短装备展开撤收时间。最初,男兵组10分钟完成的撤收,王馥颖和战友们要15分钟才能完成,但她们偏不服输,誓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那段时间,戈壁大漠里的气温平均在40摄氏度左右,防护服内的温度则可达60摄氏度以上。王馥颖每天变身“象鼻人”坚守在训练场,任凭汗水浸透防护服内壁,仍目光紧盯仪表盘,认真琢磨车辆沾染检查系统的每个操作要领,研究如何能再快一分钟、一秒钟。

  最终,在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过后,王馥颖带领的女兵组在全营组织的考核中超越了男兵。凭借全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王馥颖还被确定为该课目男兵组和女兵组的班长。

  当天的陆军观摩研讨活动中,王馥颖带领各组成员迅速穿上防护服,携带侦检装备,并率先跑步进入战位。她还记得荒漠上的空气被烈日烘烤得厉害,一阵风带着砂石从她的脸上划过,擦出一道淡淡的血痕。来不及处理伤口,王馥颖抬起手臂便擦掉了血渍。

  她只顾迅速打开指挥车车顶天线,钻入车内配合驾驶员启动设备。同一时间,各点位同步展开,王馥颖在车内设定报警阈值,检查信号灯的闪烁情况,并通过对讲机不断向上级报告侦检、洗消情况。课目示范结束后,王馥颖与战友们密切的配合和出色的表现,赢得了现场观摩组成员的一致好评。

  走下训练场,脱掉防毒面具,姑娘们的头发早已被汗水浸透,紧贴在额头。走在队伍前方的王馥颖脸上又黑又红,布满勒痕,嘴角却微微上扬。

  这一回,队伍里没人再去关注自己是不是像以前一样“青春靓丽”。站在戈壁边,“成功转型”的老兵王馥颖骄傲地说,“这就是我们青春最美的样子!”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通讯员 左超超 陈建飞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与“毒”为敌
责任编辑:高秀木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