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知网,何以频频惹争议?

发稿时间:2022-04-19 09:51:00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子 长 中国青年网

  继去年被中南财经大学退休老教授赵德馨以侵权起诉并赔偿70万元后,中国知网日前又遭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控诉”,被指不但向后者开出的数据库订购总费用已达千万元级别,且“在成员数量、单家价格等方面条件相当苛刻”。短短不到半年时间,两次引发争议、登上微博热搜榜,中国知网如此“高光”,着实耐人寻味。

  就此次争议本身,眼下仍是各执一词。“红星新闻”援引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此前发布的相关通知及负责人说法称,事情属实,而且“中科院各大所正积极应对因停订知网带来的影响”;知网相关负责人面对《长江日报》记者则否认,但又表示没法透露详情。不过,抛开此次争议,另一个事实则是,包括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等,近年来已不止一所国内高校、科研院所控诉不堪中国知网订阅费用之重。

  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知识“有价”,这不仅仅是因为各类学术论文的作者作为知识生产者,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更在于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可以激励人们创造更多的知识。因此,当然要摒弃学术论文应该免费公开这样的想法。知网之所以屡屡引发争议,关键不在于其能不能收费,而在于怎么收费、收多少。至少在普通人印象里,知网本身并不生产知识,只不过是各类期刊、学位论文数据库的“搬运工”。然而,一边是不断有高校科研机构控诉其不断涨价,一边是其近两年主营业务毛利率超过50%,就难免有垄断暴利之嫌。

  官网上,中国知网声称是为了响应世界银行《1998年度世界发展报告》提出的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理念,“以全面打通知识生产、传播、扩散与利用各环节信息通道,打造支持全国各行业知识创新、学习和应用的交流合作平台为总目标”而建设的。然而,种种争议恰恰指向其与这一目标背道而驰。赵德馨教授指控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知网收录文章,读者需要付费下载,自己却从未收到稿费。从技术上或许归结为作者、学术期刊和知网三者间的相关机制不健全。从理念上则不免让人联想,其更看重的是靠着垄断地位牟利,“只认钱不认知识”。

  据赵德馨教授说,对方赔了钱、道了歉、表示将“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跟我联系过,上架(论文)的事情也从没跟我沟通过”。这说明,知网方面或许仅仅将官司失败当作个案,毕竟凭借其垄断地位,很多学者还是看重知网的传播平台作用,尚不能鼓起勇气叫板。就连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等机构,虽然控诉了,甚至一度停订了,但迫于知网的一家独大地位,后来又不得不与之合作。顶着“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名义,知网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显然得到了多方倾力支持。可如今做起来了,成为行业龙头了,就“店大欺客”,这并非促进各行业知识创新之福。

  接二连三的争议,实际上提出了两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第一,从推动知识创新、学术科研事业发展的角度,我国到底需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知识基础设施”?需要什么样的学术论文数据库?第二,随着国家反垄断的持续深入,在经济领域一系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平台企业接连受到严惩之后,是否还有其他领域的类似问题需要正视和纠正?

原标题:知网,何以频频惹争议?
责任编辑:hz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