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上海:71.5万名党员向社区报到,24万个楼栋、队组建立党组织

发稿时间:2022-04-12 17:00:00 来源:文汇客户端 作者:王嘉旖 中国青年网

  长宁区北新泾街道北翟居民区,一个楼栋突然被“封”。一个半小时后,这个楼栋火线成立临时党支部,还同步建立线上群组。临时党支部成员仅6名,但战斗力满格。公共部位消杀、生活物资供应、为老服务……一项项民生关切,都被这个临时党支部牢牢兜住,楼里的61位居民也全被拉入关爱人群中。

  “关键时刻,我们不讲大话,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为楼组解决实际困难。”临时党支部书记、长宁区人大代表张雅玉说。在她看来,成千上万个楼组就是一个个微网格,“楼组稳定了,社区就稳定了”。

  全市层面,截至昨天(4月11日),向社区报到的党员已达71.5万名。广大党员以楼栋、楼组为单位,将红色堡垒筑在距离百姓最近的地方,积极践行“楼组党建”行动。数据显示,全市24万个楼栋、队组中建立党组织、党小组,并明确21.5万个党员责任区,对特殊困难群体进行全覆盖走访排摸和对接服务。在一个个红色阵地,党员身份亮出来,解决群众“急难愁”。

  邻里从“点头之交”变成无话不说

  6日清晨,张雅玉从窗口望下去,发现自家楼栋门口支起了一顶红色小帐篷,意味着楼栋进入封闭管理状态,“我自己倒不害怕,就是担心居民们紧张焦虑”。

  她想到,战争年代“支部建在连上”,如今同样也是一场疫情防控的大仗硬仗,于是立即跟居民区书记联系,希望能在楼里成立临时党支部。她还特意叮嘱:“特殊时期,我们不要再层层审批了,直接电话问,简单明了”。一个半小时后,临时党支部就经上级党组织批复同意后成立了。

  张雅玉所在的楼栋,共有61名居民,平时流动性大。即便相识已久的邻里,也仅限于“点头之交”。自从成立临时党支部后,楼组群也日渐活跃起来,大家将群组视为可信赖的“树洞”,封控生活中的苦恼与快乐都往里“倒”。

  一天,有邻居在群组中发了一个唱歌视频。温婉愉悦的歌声,治愈了多日来的彷徨。“希望等回归正常生活后,我们楼组也能在社区小广场搞个文艺演出。”聊起未来生活,大家又多了一分憧憬。

  当然,与许多群组一样,这里也会有人抱怨、有人发牢骚。张雅玉觉得,“在家待久了,大家难免生出各种各样的想法,我们也要从实际出发理解居民,做好安抚工作。”

  保供、助老“自循环”减轻一线负担

  抚平居民焦虑心绪外,这个临时党支部还有更实际的作用——解决居民“急难愁”。“我们楼组内实现‘自循环’,就能帮楼外‘大白’减轻负担,他们也很辛苦。”张雅玉这样想。

  临时党支部成立的第一天,她便向党员们收集意见,看看大家能为楼栋做力所能及的事。聊完后,两类刚需被置顶——公共部位消毒和物资保障。

  有党员看到毗邻楼栋在楼道里点艾条消毒,认为这个方法好,但也担心,若使用不当会引起火灾。为此,有党员提议,可以在熏艾时在楼道内巡视。与此同时,居民们的外卖、垃圾也能在巡视期间帮忙处理。为避免上下楼巡视的高风险,党员们还主动提出要按层包干、层层落实。

  楼内的老人也是这个临时党支部特殊关爱的对象。每次发起楼组物资团购时,老人们可直接在群内“点单”。即便不会打字,老人也可用语音口述,党员志愿者们则一一记录在案,保证老人一日三餐。抗原筛查统计结果时,年轻党员主动站出来,“信息统计我们在行,交给我们”。临时缺药的老人,只要在群组中呼唤一声,总有邻居像“机器猫”一样共享药品。

  从互助到自治,建在封控楼里的临时党支部,牢牢将大家“黏”在一起。虽然彼此不碰面,但线上群组的24小时互动总是散发着暖意。退休老书记张雅玉说,社区工作既简单也困难,就是“以心换心”,哪怕再忙也要竭尽所能。

  作者:王嘉旖

原标题:上海:71.5万名党员向社区报到,24万个楼栋、队组建立党组织
责任编辑:杨逸凡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