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一栋普通宿舍楼里,住着一位百岁老人,每天她都会在儿子或保姆的帮助下,从三楼下到北外校园遛弯。校园里的人见了她,都会亲切地和她打招呼,而她脸上则永远带着平静而安详的笑容。熟悉的人都知道,她就是107岁的北外终身荣誉教授——伊莎白·柯鲁克。
天地出版社出版了由著名作家谭楷历时三年采访创作而成的著作《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作品以30多万字的篇幅,图文并茂地讲述了1915年出生的百岁老人伊莎白的人生故事。这位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时期,参与了新中国建设的国际友人,以其不平凡的百余年人生经历,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从创建到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历程,同时与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
作品从伊莎白的家族和父母写起。1912年,辛亥革命后,伊莎白的父母从加拿大来到中国,扎根成都。他们分别参与创办了华西协合大学(今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和成都弟维小学等。生于成都,长于华西坝的人生经历,在伊莎白心里烙下了故乡的印记。这里有滋养她的成都平原和中国文化,有童年伙伴和四川美食,也有称呼她中文名“饶素梅”的中国朋友。
抗战全面爆发后的1938年,伊莎白从多伦多大学毕业回到成都。在战火中的中国,伊莎白坚定地由儿童心理学转向人类学。她希望通过人类学研究,找出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从四川汉源赵侯庙,到理县八什闹,再到重庆璧山兴隆场,三次田野考察的经历,不仅让伊莎白和乡亲们结下真挚的情谊,让“饶小姐”的称呼传递80多年,也让伊莎白初尝人类学研究的苦涩、收获珍贵的素材并深入了解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官、匪、地主的压榨,底层民众的麻木、愚昧、自私……伊莎白深知,中国要翻开新的一页,必须对症下药。
1940年,伊莎白在华西坝认识了后来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大卫·柯鲁克。柯鲁克是英国共产党员,曾加入西班牙国际纵队,作为诺尔曼·白求恩大夫的好友,受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的感召和共产国际的派遣于1938年来到中国。在对中国的苦难深有体会的柯鲁克看来,要彻底改变中国的面貌,必须采取革命的手段,而领导者则应该是中国共产党。这种观点深刻影响了伊莎白,从此,她将目光投向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在参加完欧洲反法西斯战争后的1947年底,伊莎白和丈夫柯鲁克毅然选择了回到中国,到晋冀鲁豫解放区考察和报道土改运动。本以为是18个月的工作计划,却没有想到是永远地留在中国,与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在一起。在河北武安十里店,他们感受到了解放区人民翻身做主的喜悦,亲见了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被消灭,体会了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和独特魅力——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不断成熟,从艰难走向胜利……也是在这里,在考察土改运动接近尾声时,他们受到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参与创办中央外事学校,为即将建立的新中国培养外语人才。
“我没有那么伟大,就是每次都选择了中国,选择留在自己喜欢的地方,选择和喜欢的人民在一起。”这是伊莎白发自肺腑的话。
正是秉持这种初心,不管是留在南海山参与创办中央外事学校,还是留在新中国培养外语人才,抑或是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中不公平对待、收到国外名牌大学的邀请时……伊莎白和柯鲁克都坚定地选择留在中国参加新中国建设。他们参与编写新中国第一套大学英语教材,编撰《汉英词典》,他们革故鼎新,教书育人,为新中国培养了大量外语人才,桃李满天下。
“我非常幸运,见证了这个伟大的时代,见证了中国革命从艰难走向胜利的历史进程,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国这些年的巨大成就令人惊叹。” 伊莎白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