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有所反复,隔离险销售持续火爆。但另一个侧面是:近期相关产品逆势下架或进行渠道调整,这引起业界热议。《证券日报》记者发现,险企并非简单下架隔离险,而是在下架旧产品之后又低调推出新产品。
隔离险面世时间并不长。为何险企短期内就下架产品或者收缩销售渠道?迭代升级后推出新产品有何玄机?
畅销产品下架或收缩战线
3月30日,在京工作的秦斌(化名)准备在清明返乡之前购买一份隔离险,然而,当他打开之前常用的某银行APP时发现,原本在该APP标识为“爆款”的隔离险已经不见踪影。他在网上另外搜索到一款隔离险,咨询得知等待期为15天,即使马上购买也无法保障清明期间的出行需求,只好作罢。
事实上,3月份,已有多款隔离险陆续下架,部分产品发出下架预告之后,在部分渠道曾出现“炒停”现象,而近期下架的产品则静悄悄地离场。
隔离险本质上是包含隔离津贴的意外险。受访人士普遍提到几点:疫情反复,消费者有保障需求;产品设计切中消费者痛点,投保简单,保障期间灵活,价格亲民;营销宣传势头比较强,宣传语确实吸睛。以上几方面因素让隔离险快速走红。
然而,近期畅销的隔离险正陆续下架或收缩销售渠道。究其原因,昱淳精算咨询合伙人徐昱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是因为疫情形势变化导致其精算基础发生改变。另一位不愿具名的险企人士告诉记者,除了上述原因,监管机构的要求以及险企出于风控目的调整也是重要原因。
2月初,银保监会财险部发布紧急通知,重点针对“隔离险”存在不如实宣传、理赔困难等问题进行规范,不仅险企对险企的产品开发、营销宣传做出要求,而且要求险企加强对合作渠道的管理,一旦发现其有片面宣传和渲染炒作的,立即制止并终止业务合作。
上述险企人士告诉记者,该公司已经下架的一款产品此前很畅销,价格便宜,保障期间长达1年,而现在疫情形势复杂多变,公司担心后期赔付率不可控,对投诉量上升也有所顾虑,因此从风控角度出发,决定下架。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还有一种声音认为,险企下架旧产品是因为赔不起了。上述险企负责人表示,目前该产品的赔付率并不是很高,但由于疫情形势和防控政策等因素随时可能变化,险企确实有所担心。
消费者要根据需求谨慎投保
隔离险陆续下架之后,险企是否放弃这一阵地?消费者是否还可以投保呢?《证券日报》记者查询多个平台后发现,虽然此前有多款隔离险下架,但陆续又有新产品上线,消费者依然可以投保。不过,从产品形态来看,新上产品和此前产品有较大区别。同时,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在购买产品前需要明白消费,有疑问最好事先咨询清楚,避免盲目跟风购买。
以某财险公司已经下架和近期新上的在售产品对比来看,在保障内容方面,在售产品与新冠肺炎相关的保障仅3项:感染新冠肺炎身故、新冠疫苗接种意外身故及伤残,以及强制集中隔离津贴,而原有产品的保障范围更广;在保障期间方面,原有产品保障期间为1年,在售产品保障期间为3个月;在等待期方面,原有产品等待期为3天,在售产品等待期为5天;在销售页面,在售产品将不可投保人群、不可赔付条件放在了显眼位置。
“进行调整是希望让产品更加简单、更易理解,减少争议空间,尽量减少后期理赔纠纷;同时,公司也提高了风控门槛,降低逆选择风险。”该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深圳市靠谱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EO吴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保险公司在前端控制风险、严格承保是合理的,也是应当的,可以更好保障产品的稳健运营,也可以有效降低后期理赔纠纷。在实际投保理赔环节,“宽进严出”不可取,即投保时条件宽松,理赔时条件严苛,而应“宽严相济、严进简出”,严格承保,让消费者理性购买,理赔时则应当应赔尽赔,尽量简化申请赔付的证明和手续。
针对隔离险的热销以及市场出现的问题,除了银保监会此前下发紧急通知,上海银保监局近日也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隔离险之前先了解“二保”,即“不保什么”和“保什么”,购买后留好相关隔离证明。责任免除非常重要,消费者务必仔细阅读“不保什么”的条款,清楚理解后再投保。同时,建议消费者仔细阅读保险条款,明确保障责任和范围,认真判断是否符合个人实际需求,谨慎投保。(证券日报记者 冷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