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事变72小时:在乌华人的真实处境

发稿时间:2022-02-28 14:39:00 来源:羊城晚报 中国青年网

  基辅延长宵禁时间 新华社 发

  羊城晚报记者 谢小婉

  2月24日,俄罗斯宣布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局势急剧恶化,乌克兰一些城市相继发生爆炸事件,羊城晚报记者联系的多名在乌华人均提到,在当天凌晨5时许听到爆炸声。

  随后,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发出《关于请拟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进行登记的紧急通知》,截至当地时间2月27日凌晨5时,在这三天72小时之内,一共收到7932份登记。

  我们尝试联系在遥远异国猝然身处险境的这近8000名同胞,有幸收到的一些回音告诉我们,在战争面前,我们的同胞正在经历什么;在患难面前,我们的同胞是如何互相扶持、守望相助……

  每晚穿戴整齐入睡

  凌晨三点爆炸集中

  2月23日晚,朱悦被拉进一个华人群,群内消息称,目前局势紧张,号召大家多囤些食物和饮用水。到楼下超市很快地采购一通后,朱悦和友人甚至觉得自己有些夸张,“我们是不是囤太多了?”

  然而事态发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虽然在2月初时便听到一些风声,但周遭平静如常,就读于基辅国立师范学院的朱悦还是每天正常上课,直到24日一早接到家里从国内打来的电话,才知道战争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父母给我打完电话,我就去看了窗外,大街上全是车,我们家楼下也都是车,他们都想出城。”朱悦说。

  来自各方的问候在短时间内不断涌进手机,很快,朱悦也收到了来自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的消息。按照提醒,将证件、药品、食物等必要物资塞进应急包后,她才稍稍安下心,来自祖国的关切让她稳了下心神。

  2月25日,朱悦第二次来到超市。与前天的轻松不同,这回她排了一个半小时的队,才购买到一些物资,时不时进出超市的乌克兰携枪士兵,更加剧了她的紧张和害怕。防空警报响起时,她和排在前面的伊朗女孩对视一眼,“但我们都没有动,因为当地的乌克兰人还是在照样排着队。”朱悦解释道,“可能他们觉得该来的总会来,在这里人们大体上还维持着秩序。”“当地没走的基本上是一些老人,在超市的时候,也不知道他们是没有钱还是怎么了,排了那么长的队,只买了一点点东西,而且身边也没有年轻人作陪,就是自己一个人。”

  听从中国大使馆以及学校的建议,这三天朱悦和室友一直待在家里,远离窗户,远离阳台,远处时不时传来爆炸声,听多了,也仿佛觉得能适应。

  当地时间2月26日,乌克兰基辅调整宵禁时间,从26日17时一直持续到28日上午8时,持续39小时。夜晚给人的不安感更加强烈,“这三天睡得好的几乎只有白天,炮声最集中的还是晚上,这边每一个人到晚上都睡不好,精神状态都很差,时时刻刻都要保持警惕,我也特别害怕。”每天晚上,朱悦都是穿戴整齐入睡,随时准备从睡梦中醒来,拎着应急包前往地下室。“25日晚上大概十点的时候,防空警报就响了,开始听到轰炸声,只有一点回响,也看不到硝烟和火光,感觉离得还是很远的。直到凌晨三点左右,轰炸声就很集中,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当时我们很纠结到底去不去地下室,因为也很担心楼下慌乱,最后还是选择待在家里。”

  这样的折腾难免叫人疲惫,但这三天中,更多时候,朱悦一直在“不真实”与“真实”间游离,总以为战争是很遥远的事情。“第一天我刷朋友圈的时候,大家还是该干嘛干嘛,有人采购物资,有人在家吃火锅,甚至还有人在遛狗。”朱悦说,“我们今天早上还在说,感觉今天的阳光真的就像是平时周末的样子,真的希望一切尽快结束,让这里恢复到以往的平静。”

  可是滚动的信息,收拾好的应急包,远处的轰炸声……都在提醒朱悦,她的窗外,就是战争——2月25日晚,防空警报作响,她听到对面楼下有个本地人在哭:“是个男的,哭得巨大声,也不知道他经历了些什么。”

  紧急驱车逃离基辅

  网上信息让人苦恼

  正如朱悦所言,许多乌克兰人拎着行李离开基辅,或是去其他城市,或是跑去乡村,又或者西撤去波兰,街上塞满了车,随后又空荡起来。陆文和男友就在这支离开的队伍中。

  2019年末,陆文来到乌克兰籍男友的国家,原本只打算旅居一段时间,但因为疫情等原因,她没能按照原定计划在去年回国。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陆文时不时寻找着乐趣,打卡甜品店、中餐厅,分享当地零食,去乡村采蘑菇,到利沃夫滑雪。事发时,她和男友住在基辅附近的一座城市。

  24日凌晨5时许,陆文戴着耳塞入睡不久,便被男友拍醒,被催促着赶紧爬起来,一摘下耳塞,巨大的轰炸声在她耳边炸响,“虽然不是在我们附近,但也非常大声。”回过神后,他们立马收拾东西回到基辅。

  25日凌晨5时许,同样的时间点,爆炸声在基辅响起,这回陆文还看到了很亮的橘色的光,被狠狠吓了一跳,她已经不敢再睡觉了,和男友商量着天亮一早,便驱车撤往男友老家,那是个偏僻的乡村,相对平静。

  “我们走的时候,已经是事发第二天了,但还是有很多车一直往基辅外面跑,整个基辅逐渐空了起来,超市里饮用水和即食食物大多都卖光了。”这让陆文紧张起来,在路上,她看到一个军事基地已经着火,而这里,距她原来住的地方只有20分钟左右车程。

  平日里只需一个多小时就能抵达男友老家,这回他们花了近6个小时,陆文心有余悸:“那两天基本没怎么睡着,要不就在赶路,要不就在担惊受怕,终于到他家的时候,我才觉得,天呐,我可以睡一觉了。”

  虽然处在偏僻位置,面临战争,这个小村庄也有一定变化。寻常夜里,家家户户都亮着灯,再不济也有路灯提供一点光亮,但现在天一黑,为了安全起见,大家纷纷关好窗户灭了灯,“漆黑一片,一点光都看不到,但所幸还是平静的。”陆文说。

  陆文的男友时不时跟她分享最新的消息,男友的镇定,也给了陆文极大的安慰,但她忍不住一遍遍刷新网页,打开群聊,和朋友聊天,大量关于战争的真假信息、舆论在她面前铺开,让她也忍不住敏感起来。特别是国内个别网友的不当言论让陆文觉得不安,担心会被有偏见的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

  她听说有留学生去防空洞跟很多人挤在一起,也不好过,天气冷,而且没有厕所;她的朋友还留在基辅,每天晚上都不敢躺在床上,而是在靠近房门口的地方打地铺,穿上外出的衣服轮流守夜,以防有什么突发情况,能够几分钟就到达防空洞。

  “我们出生在一个没有战争的国家,一个安全的国家,很多人一辈子没有经历过这种恐慌,没有听过那种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他们不知道到底有多可怕,这种心情没有经历过,或许真的很难体会。”战争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实打实地在发生。路上,陆文去了超市,她看到有个当地人拎着一袋东西,他想走,可是没有车,他就在那里等着,摇着手想让别人帮一下,“换作以往肯定有人相帮,但很多人跟我们一样,忙着逃命,车已经塞满了装不下。”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无助的眼神,让陆文泛起无力感,但她也没有办法。

  25日,中国大使馆发布请拟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进行登记的紧急通知,跟陆文有相似经历的两名好友毫不犹豫做了登记,“男友认为这个偏僻的农村是安全的,我没有必要非得离开。”相比起来,陆文有些纠结,“我也填了表,但以后的事我真的不知道。”

  即时成立志愿小组

  守望相助共渡难关

  24日凌晨5时许,在听到第一声爆炸声后,基辅国立语言大学俄语系学生张义在两个小时内,通过拉群通知,拨打电话的方式,联系上所在学校的全体中国留学生,甚至没有忘记联系已离校但仍留在基辅的毕业生,确认每一名学生的安全,告知其情况的复杂性和紧急性,并成立基辅国立语言大学志愿者小组,发布公开招收成员的信息。

  “我来乌克兰的时间比较久,年纪也偏大。”张义解释,“加强中国留学生间的联系和凝聚力,保障各个年级学生的人身安全,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志愿小组的成员招收通告发出后,很快有志同道合的人响应,如今这个小组已聚集十名成员。当地时间25日晚八点,志愿小组召集了基辅国立语言大学全体中国学生进行一次线上探讨,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参与了本次探讨,“我们都是中国留学生,在这种特殊时刻,都希望能够相聚在一起”。

  目前,志愿小组大致提供的服务包括学生实时问题的解决、停电预备工作、每日考勤、建立女生协会关注女生生活、信息交流和生活建议六大部分。十名小组成员中有人牵头成立线上翻译小组,利用自己的所学,无偿为所有在乌华人华侨提供翻译服务,也有人承担信息通达的重任,每日如实获取大使馆通告等外界信息,及时传达给每一名同学。

  每一天,从早上10时到22时,志愿小组都会在群里发起接龙,通过考勤确认每一名学生的安全,倘若到了约定时间点还未出现哪名同学的身影,他们将会采取行动,核实情况,必要时候第一时间上报大使馆寻求帮助。

  每一天,张义及其伙伴都会面对很多心理防线崩溃的学生。有的是因为战争,每到夜晚,枪声炮声便会响起,很多人无法入眠。“有一名同学家的附近就是一个轰炸区域,炮响过后停电又停网,一切来得太突然,让人没法做准备,他失去了基本维持生活的状态,情绪崩溃,我安抚了他很久。”

  志愿小组的成员拿出百分之百的状态来应对发生的一切。26日,小组得知基辅或许在18时许会发生大面积停电,就通知每一名同学进行测试,提早发现4名同学的手机在离开WiFi后无法联系的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理。

  在乌克兰亲历战争,与其他同龄人相比,张义显现出另一种成熟,“我已经做好了准备。”甚至还会宽慰别人,“你不用紧张,我们已经经历了70多个小时的轰炸了,现在还好。”但事实上,他每天只睡4-6小时,由于囤的物资算不上充足,甚至于一天只吃一顿饭。

  张义觉得自己做的不算什么,除了他们,还有很多华人华侨着急于同胞的状况,热情提供物资和庇护所。危难中,中国同胞本来就该站在一起。

  “我们中国的男孩女孩,平时可能都将情怀、大义藏在心中某个地方,遇到恰当时机,就会张扬出来。没有我,也会有其他人站出来去做这件事。”张义说。

  众多华人仍在等待中国大使馆的撤侨方案,张义同样进行了登记,但他未过多设想以后,只是在被问及家人时,吐出一句,“我想家”。

  倘若没有这场战争,今年他将顺利毕业,回到祖国,去做他热爱的事业。

  (文中受访者名字均为化名)

原标题:事变72小时:在乌华人的真实处境
责任编辑:hz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