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乘着“冬”风 ,少数民族青年与世界对话

发稿时间:2022-02-11 12:48: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尚君 韩玉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有一个场景, 56个民族的儿童拿着国旗进场。当时只有9岁的羌族少年高翔觉得这场面“很震撼”,但他肯定没想到,14年后的2022年,自己也站在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舞台上。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升旗仪式没有表演,却被网友称为“最直抵人心的表演”。尤其《我和我的祖国》的悠扬旋律响起时,56个民族的青年代表,各行各业的榜样人物,在舞台中央站成两排,手手相传,将国旗向升旗台的方向传递。

  这其中,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的同学们身穿民族服饰,像石榴籽一样和大家紧紧地拥在一起,守护好这面五星红旗。

  “我一定要把它撑住,把中国的形象展示给世界。”国旗在李润寰同学的手中传递,传到身边蒙古族兄弟的手里,朝鲜族姐妹的手里,“一步步传递的过程,就像一种传承,情感的接力。”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侗族粟晨穿上了家乡的节日盛装,“我们崇尚深色的衣服,侗族有染布、织布的习惯,传统衣物会用天然颜料染成黑紫色。我穿的是棕色,佩戴的银饰体现了祥云、鸟兽图、水稻这些体现耕种文化的元素。”

  肖然把水族“非遗”穿在了身上。这套服饰出自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传统手工艺人,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马尾刺绣绣制而成。在后台,肖然成了水族文化的代言人,“只要大家感兴趣,我走到哪里,介绍到哪里。”

  这些少数民族代表中,有一些人口较少民族,如鄂温克族、怒族等,有一些同学的家乡实现了脱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云南怒江大峡谷走出来的怒族女孩丰隽怡是中央民族大学的研究生。她的家乡云南贡县是少数民族聚集区,“怒族、独龙族、傈僳族……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她说自己是在民族团结的氛围下长大的。

  大一时,丰隽怡参与了大学生创新项目,一个关于民族手工艺品传承与创新的国家级课题。她回到家乡,在贡山县一个叫查腊村的怒族村落扎根了一个月,就住在怒毯技艺传承人的家里。

  白天,村民们外出农忙,她帮着干家务。晚上,她操着不太熟练的怒族古语,挨家挨户地做访谈,“这也算是第一次真正意义深入怒族部落”,丰隽怡利用寒暑假时间分别做了三次调研,追溯怒毯历史变革,记录其制作过程,最终完成发表了《在文化生态学视野下怒族怒毯的文化内涵》的研究。

  如今,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体脱贫。独龙族,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家乡的变化非常大。”丰隽怡说,穿越高海拔雪山的独龙江隧道就是最好的例子,“以前开车走山路,九曲十八弯,真像坐过山车”,现在独龙公路在丰隽怡眼里是“最美公路”,“沿途的风景有原始森林,潺潺流水,原始村落的风貌,路修好了带动家乡旅游产业的发展。”

  紧邻汶川,高翔的家,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在地震中遭受重创,由于大量的羌族传统建筑被破坏,加之大山闭塞,高翔回忆,那时的羌族文化面临很大危机。但是近些年,国家对四川深度贫困区进行帮扶,对震后地区进行援建,民族文化在崩裂的大地上长出新机。

  “羌历新年、瓦尔俄足节(羌族妇女节)等传统节日不但被保留传承下来,县里还组织了很多免费教大家羌族技艺的公益活动。”高翔说,正是因为国家的强大,他才很幸运成了今天的自己。

  作为一个小小螺丝钉,鄂温克族的戴卓拉借助冬奥的舞台,有了一次和世界的联通对话,“少数民族文化不是个空虚的符号,它就像我身上穿的鄂温克族服装一样,融入生活,也可以被世界看见”,作为民族学与社会学的大一新生,戴卓拉期待着用专业所学,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讲好文化自信的故事。即将面临毕业的丰隽怡打算回到家乡工作,“第一步,我想先把怒族的民族语言和文字学好。”

责任编辑:工蚁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