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昨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我国北方的小年。而今天,腊月二十四,则是南方的小年。为什么有两个日子?为什么不是同一天?
民俗专家表示,小年是过大年的重要开端,是春节的序曲,无论是哪天过小年,不论习俗有何差异,人们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都是一致的,迎祥纳福的美好期盼都是一样的。
南北方
为什么不在同一天
过小年
天津市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解释说,中国古人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也就是官家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百姓腊月二十四过小年,水上人家、渔家等则是腊月二十五过小年。
之所以这么划分,是因为宋代之前北方多为政治中心,受官方文化影响深,所以人们过小年选在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则为腊月二十四。另外,鄱阳湖沿岸等地保有旧船家习俗,小年选在腊月二十五过。
细说起来,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历史更为悠久。南宋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中就有这样的描述:“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南北民众非同日过小年,这与当地的历史人文息息相关,这也反映了中国民俗生活多元、丰富的特点。”由国庆说。
祭灶神
“上天言好事,
下界保平安”
“小年”一点都不“小”,正是从这天开始,我们的忙碌与欣喜被正式切换进了“春节时间”。
过小年,不论南北,普遍的习俗是祭灶神和扫房子。由于和天上的灶神扯上了关系,小年也因此有了神秘韵味和传奇色彩。
小年是祭灶的日子,“灶,造也,造创食物也”。由国庆介绍说,灶神,人们也称其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他可以说是和普通人关系最密切的神了,既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又代表玉皇大帝考察人间善恶。
民间传说灶神原本是天上的一个星宿,因犯了过错而被玉皇大帝贬到人间,管理各家的灶火,同时有保佑、监察的职责。他奉命监察人间善恶,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腊月二十四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情况,玉皇大帝据灶神所言施以善奖恶罚。
为了让灶王爷说好话,人们在祭灶时往往在灶神像前摆上各种供品来“贿赂”他。在北方,许多地方讲究用糖瓜来祭灶。糖瓜用麦芽糖所制,又甜又粘,意在让灶神多说“甜言蜜语”,讨得来年的平安吉祥,或俗信这糖可以粘住灶神的嘴,以免他说家里的坏话。其实,糖瓜最后都成了小孩嘴里的美味。
“旧时,人们为了祈福求顺,还会在灶神像两边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之类的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小年因此也称为‘祭灶节’。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尤其是生活在大都市里的现代人,烹饪、餐食生活大为改变,甚至已无灶台,也无法像老辈人那样祭灶,相关民俗自然而然渐行渐远,但我们对辞旧迎新的憧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仍需要一定的仪式感来彰显、来传承、来守护。”由国庆说。
扫除尘
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辞旧迎新
除了祭灶,小年这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忙。扫尘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把家里一年都不曾打扫到的角角落落,来一次彻底的大扫除。北方称“除尘”,南方叫“掸尘”,人们各种洗刷和淘洗,意在把“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倒掉尘土,也是清除过去一整年的不愉快,干干净净地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由国庆说,旧时,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打扫卫生,让家里焕然一新。时至今日,年前大搞卫生已不限于小年这天,农历腊八刚过,有的人家就开始扫房子了,有的人将家里的玻璃擦拭一新后贴上吊钱儿、福字、窗花等,然后在“爆竹声中”期待新年的到来。
“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无论是大人、小孩,还要在这天沐浴、理发,为的也是清清爽爽辞旧迎新。
除了祭灶神和扫房子外,过小年南北习俗还有其他一些不同。比如,北方有剪窗花、吃饺子等习俗,而南方则有写春联、吃年糕等习俗。
因为不同的风俗与传统,在全国各地,“小年”有着不同的概念和日期,然而千差万别里,浓浓的年味是一样的。
“尽管南北习俗不尽相同,但都是中国老百姓迎接新春的重要仪式,也蕴含着人们对新年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愿。”由国庆说。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