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
据@上海地铁shmetro 通报,1月22日下午4时30分左右,15号线祁安路站一名老年女乘客下车时被屏蔽门夹住,工作人员急速上前帮助脱困,后经送医抢救该乘客仍不幸身亡。事故具体原因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上海地铁15号线为全自动线路,开通刚满一年。(1月25日澎湃新闻)
从目前公布的视频内容和报道看,这是一个典型的安全事故,地铁屏蔽门本身有技术安全设计,在遇到障碍物时,应该是可以进行识别、自动开关的,为何会夹住乘客?究竟是人为因素,还是机器故障所致,工作人员在救助过程中,有无操作失误,步骤是否符合流程,均需认真调查原因,追究安全责任,并进行彻底整改。
资料显示,上海15号线刚运营一年,全线为自动无人驾驶。此前,车站有关人士曾接受采访:15号线采用全封闭屏蔽门,可有效防止人员物品掉入,还能通过红外线装置判断是否有夹人夹物。一旦发生人员被困或车门无法关闭,站台监护人员就会收到警报,并通过站台前端墙壁上的“PSL手操箱”进行紧急处置,解救被困人员,排除危险。但从此次“屏蔽门夹人”事件看,安全机制失灵,并未发生防护作用,问题出在哪里?
地铁是市民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车次密、运载量大,客流非常密集,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容易造成人员伤亡,所以地铁的安全级别非常高,机器设备安全系数大,且拥有一套完整的安全方案。此次,上海“地铁乘客被夹身亡”事件,到底是极小概率的机械故障导致,还是操作失误引发,需要进行深入调查,找出犯错的环节,及时采取补漏措施,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安全责任。
当然,现在也不能完全排除,悲剧的发生也可能存在乘客方面的因素。在上海地铁运营方的通告中,也提示乘客要遵守安全守则,“为了您和地铁运营安全,当列车车门、屏蔽门(安全门)门灯闪烁、警示声鸣响时,切勿强行上下车。”可见,广大乘客都要吸取血的教训,在乘坐地铁时,也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有序上下车,避免过度拥挤,更不要擅自违反规定,譬如扒车门、堵塞屏蔽门等。
全国的地铁运营方要以此为戒,强化安全思维,严格遵守安全工作程序,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日常管理,定期举办安全事故演习,熟练掌握应对安全事故的方法和技能,及时排查安全隐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