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
西安的封闭式管理还在持续,但是好消息不断传来。1月4日,西安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数下降至35例,中风险地区减少一个,陕西高校校园已连续5天未出现确诊病例。此外,近日社会层面核酸检测发现的确诊病例在逐渐减少。这些消息提示,西安社区层面疫情传播势头得到控制,疫情形势出现了积极转变。
2021年12月9日到2022年1月4日,西安本轮疫情出现确诊病例1793例,其中2021年12月27日单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75例,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一年多以来,单个城市单日新增最高。近日,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专家曾光谈到西安疫情时表示,这次西安疫情是继2020年武汉疫情后最严重的一回,比过去发生过的几十次的局部疫情都严重。德尔塔变异株比原始株传播速度快得多。
1月4日,陕西省卫健委副主任马光辉在陕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发布会上表示,西安市经过数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和12天的严格社会管控,在连续7天单日报告本土病例超过150例后,从1月1日起,疫情总体呈现下降态势,前期防控成效显现,但是仍然处于防控工作的攻坚期。
雪中的西安核酸检测点。(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长安大学团委”)
社会层面核酸检测发现的确诊病例在逐渐减少
2022年1月4日,在西安市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西安市疾控中心主任陈保忠分析,随着管控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和细化,来自集中隔离人员的病例所占比例逐渐提高,社会层面核酸检测出的病例所占比例在逐渐下降,这表明疫情形势出现了积极的转变。
2022年1月3日,西安市新增95例本土确诊病例,在官方公布的病例来源中,隔离管控中发现78例,封控区筛查发现9例,管控区筛查发现5例,社区筛查发现1例,重点人群筛查发现2例。
陈保忠说,西安市早期的病例,在发热门诊中发现的占比较大,“这代表着疫情存在着社会面的传播。”例如2021年12月21日确诊的52例本土病例中,31例是主动到核酸检测点检测或者是在发热门诊中发现的。
西安采取封闭式管理后,陈保忠说:“虽然前期连续多日确诊病例数处于高位,但相对于疫情初期,社区传播导致的病例数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了遏制。”
陈保忠进一步指出,特别是近3天,确诊病例主要从集中隔离和封控楼宇区域中发现,“说明封控区域以外的地区疫情传播风险在降低,也为我们下一步的研判,调整部分区域的防控策略提供了支持。”
城中村成防控难点,部分人员集中隔离是必须手段
截至2022年1月4日,西安城中村住户共确诊274例,涉及39个村,出现了东凹里村、沙井村、南小张村等城中村多个聚集性暴发点,其中潘家庄村确诊病例达100例。马光辉介绍,因为这些病例在确诊前生活在人员密集的城中村,涉及的密接人员众多,形成了较为复杂的传播,需要转移到隔离点的人员较多。
有潘家庄村活动轨迹的病例从2021年12月20日开始出现。12月21日西安市公布的确诊病例流调信息显示,病例8居住在潘家庄村,是自己主动到核酸检测点筛查后被确诊。这提示潘家庄村的社会层面传播当时已经存在。12月29日,与潘家庄村有关的确诊病例开始增多,当天有16例病例的主要活动轨迹包含潘家庄村。
西安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陈志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像潘家庄村这样的城中村发生了聚集性疫情后,如果管控不严的话,很难保证人与人之间不接触,“因此在这一段时间,为了严格保证切断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还是把存在一定传播风险的人群转移到了隔离酒店当中,通过把密切接触人群转运到隔离酒店,对个人来说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发展到重症;对于家庭来说可以避免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播,对于社区内部的传播也能够达到有效的遏制。”
据了解,目前,陕西省疫情防控已进入攻坚拔寨,推进社会面清零的总攻阶段。
西安市参与抗疫工作的志愿者(图片来源:西安网信办微信公众号“西安发布”)
实现社会面清零后,西安的封闭状态有望逐步解除
截至1月5日,西安全市采取封闭式管理已经14天。在谈及封闭式管理的原因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陕西工作组社区防控专家、中国疾控中心副研究员张灿有指出,由于新冠病毒的潜伏期是1到14天,从发生暴露、感染到发病有一个过程,“封闭式管理能够降低(人员)社会面的流动,再结合核酸的筛查,能够有效实现阳性感染者早发现,把社会面风险降低到比较低的水平。”
西安这座有近一千三百万人口的城市,在采取封闭式管理后,众多老百姓的生活都受到了影响。何时可以结束封闭式管理?陈志军表示,全市的解封首先要实现社会面清零,也就是社区传播已经被完全阻断,“在相应的一个最长潜伏期之内,没有在社区内发现新的确诊病例,这是我们逐步解封的一个首要条件。”
陈志军解释说,社会面清零是指之后发现的所有新增确诊病例都在已经隔离的密接者和次密接者当中,这就意味着已经不存在社区面的疫情传播了,在实现社会面清零后,整个西安市的封闭式管理状态有望逐步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