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一个“阶层跃升”的样本

发稿时间:2021-12-28 06:07: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视觉中国供图

  《张医生和王医生》真正的主题并不是“如何实现阶层变迁”,而是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何利用知识和经验,构建出一个“新的自我”。

  ---------------

  11月才出版的《张医生与王医生》,已经第二次印刷,它也在年末各种图书颁奖中斩获奖项。即便还没有读,人们也能从书名中感受它带来的冲击。它写的是一个“平凡”而又有普遍性的故事。

  从工人家庭脱颖而出

  这本书是完全写实的,张医生叫张晓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王医生叫王平,是在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副主任。第一作者伊险峰和他们是初中同班同学,高中同校不同班。

  他们都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初,在著名的工业区沈阳铁西区长大,是工人家庭长大的孩子。高中毕业后,他们考上大学各奔东西,再也没有见过面。初中毕业30年,有人搞了同学会,他们得以重新联系,已经是著名媒体人的伊险峰,决定写出张医生和王医生的故事。

  这是一个“阶层跃升”的故事。在铁西区的工人家庭,像他们这样考上大学的“工人子弟”,不到10%,大部分上世纪70年代初出生的人,长大后就像保罗·威利斯在《学做工》那本书中所写的那样,子承父业,又当了工人,在上世纪90年代末遭遇东北国有企业改革,成为下岗职工。而张医生和王医生,则成为著名医院的专家,成为公众心中的“成功人士”。

  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张医生和王医生是典型的“新中产”:受过良好教育,收入高,也在社会上享有声誉。保罗·威利斯那本享誉世界的《学做工》,主题是“为什么工人阶级的子女大部分又当了工人”,重复父母的命运。而《张医生与王医生》处理的主题则是“少数人”:为什么有些人能够脱颖而出,实现阶层跃升?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又有着怎样的困惑?

  你也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励志故事。即便用现在的观点看,张晓刚的母亲也是一个“鸡娃高手”。她对自己的智力很自负,也对儿子要求严格,禁止张晓刚和成绩差的孩子一起玩,鼓励他在学习上的各种探索。在这种严厉的管教下,张晓刚的哥哥和妹妹,也都受过较好教育,“脱离”了自己的阶层。

  城市与时代

  《张医生与王医生》的第一作者伊险峰是资深媒体人,这本书是完全写实的。但是,要把它完全归入当下流行的“非虚构”,又显得过于武断。实际上,作者的抱负要大得多。在书写个人际遇的同时,作者还有两个更大的维度: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人阶级”的转型。

  尽管在张医生那个班级中,最终考上大学的很少,但是如果我们用一个更长的时间段来观察,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今天,中国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数大大增加。有专家估计,现在达到“中产”的人数,可能有2亿人以上。从1998年开始,大学大规模扩招,现在一年毕业的大学生达到千万级。

  在过去30年,有大量像两位医生的普通人,脱离“工人”和“农民”家庭,成为一个新的“市民群体”。在今天的大城市,我们很难发现哪些人像“工人”。即便是沈阳这样的传统工业城市,也经历一个“城市的士绅化”过程。新的城市化,更看重商业氛围,商场、咖啡馆、画廊或者书店,取代过去的工厂,成为日常景观。张医生他们小时候生活的铁西区,作为工业区几乎被整体拆迁,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商业楼盘。

  换句话说,张医生和王医生,在社会上并不是“少数派”,在他们身上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他们代表了全国千千万万工人子弟,从小生活在集体文化中,长大后经历剧烈的社会变革,这样的故事在各个大城市都在发生。在我居住的成都东郊,过去也是大片工业区,现在则全部都是楼盘,这里一定也有很多张医生这样的人。

  重新构建自我

  当然,这本书关注的并不是宏观变迁,而是个人命运,要在个人身上拷问出时代性来。

  用世俗眼光看,和他们同班的还有一位“更成功”的付同学。这位同学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先是在公安部工作,上世纪90年代下海经商,现在是一家大公司的领导。等到有了初中同学群,他突然在里面“发难”,讲出影响自己一生的事。读初中的时候,他曾“偷摘”校外的野山楂,却被老师“通报批评”。

  他认为,那个“告密者”就是王医生。这让王医生大为愤慨,他在群里大段发言,证明自己过去几十年,就是因为人格上不懂变通才处处吃亏,自己过去不是一个告密的人,现在也完全是凭专业技术吃饭,堂堂正正的。

  这个争论,在同学群引起一场风波。对付同学来说,这次被举报影响深远,他认识到“社会”的险恶,也影响到后来诸多的人生选择。而在王医生那里,则有另外一桩影响巨大的“心事”,初中毕业的时候,老师本来告诉他可以保送,最终他却不在保送名单中。虽然他最终也考上重点高中,而且高考成绩优秀,但这仍是影响他一生的大事——他也看出“社会”可怕的一面。

  我们现在看来,这都是“小事”,即便是当事人后来也遇到过很多大事件,但是这样的小事对他们的影响仍然是决定性的。这种有关灵魂的细节,才是作者关注的重点。《张医生和王医生》真正的主题并不是“如何实现阶层变迁”,而是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何利用知识和经验,构建出一个“新的自我”。

  工人子弟从小处在“群居”中,一起玩的都是厂里的孩子,他们也天然承袭了父母一辈的“气质”。对工人来说,“团体”和“自己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向领导打小报告”则被认为是不地道、见不得人的“背叛”行为。他们也继承了父母一辈的风气,认为“凭本事吃饭”是至关重要的品质。

  但是所有人又都知道“社会”是客观存在的,你要“成功”,就必须“适应社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在沈阳这样的工业城市,出现下岗潮,这给人们带来了观念的冲击: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为什么那些“老实人”开始被边缘化?在这个“社会”上,如何受到人们的尊重?父母一辈的经验,已不能够解释这个世界,即便是现在已经“不惑之年”的张医生们,也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不管是王医生还是张医生,都面临着这样的内心危机。尽管用世俗观点看,自己过着不错的生活,但是在内心他们仍然孤独无助。王医生在一个网络医疗平台上,拼命回答患者问题,从而成为全国医生的佼佼者。张医生最感到开心的场景,则是看门诊。有一个章节,作者详细记录了张医生一个上午的门诊情况,值得我们认真阅读。看门诊的张医生是最有魅力的,不但极具专业性,还非常有耐心和从容,而且不缺幽默感。别的门诊结束了,他还在继续看,看完一上午30个病人,又来两个没有挂上号的,他也帮着看片子。在这个场景中,我们看到了那个“新的自我”:建立在专业基础上的认同感。

  张医生和王医生身上的故事,几乎发生在所有“新中产”身上,读这本书,你会陷入某种回忆,重新打量自己,想搞清楚自己的“来处”以及现在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模样。就这个意义上说,这是2021年我看到的最好的“中国故事”。

  张丰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一个“阶层跃升”的样本
责任编辑:高秀木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