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康
“我只是王家卫的手,帮他拍出来”,后期的作品才是属于我自己的。
---------------
大段的独白、碎片式的叙述,似乎从不摘墨镜的导演王家卫,总是给人一种既艺术又神秘的感觉。而有“王家卫御用摄影师”之称的夏永康,也被赋予了奇幻色彩。他和王家卫相识的经过,坊间流传多个版本:有的十分正式,时任平面设计师的夏永康看到王家卫招聘剧照师的公告,投递了简历;有的很浪漫,一天,王家卫走进夏永康的工作室,对照片极尽赞美。
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夏永康给出了“最真实”的版本。那时,夏永康在一家设计公司担任创意总监。他的朋友、导演葛民辉在帮王家卫拍电影短片,夏永康也参与拍摄了剧照。夏永康想把照片给王家卫看,请葛民辉牵线,于是有了他和王家卫的第一次见面。之后,他跟着王家卫,参与了《春光乍泄》《花样年华》《2046》等多部电影的剧照拍摄工作。而后转型导演,和导演陈国辉共同执导了电影《全城热恋》等。
日前,摄影师兼导演夏永康在北京王府中環“19號府”举办《MOODS情绪》艺术展览,展出了过去25年中创作的超过100组影像作品。
和展览的名字一样,夏永康的摄影作品充满了情绪感。他说自己很容易受情绪影响,拍摄时,会先把自己的情绪带入故事中。“一张静态的照片,有了情绪,会让人觉得很浪漫”,他说。
拍摄时,他会建议拍摄对象用演戏的方式进入角色,“我拍吕燕的时候,让她想象她和朋友要偷偷逃走,她们会想办法演,也觉得很好玩”。看剧本演戏,对演员来说是家常便饭,可对有些模特来说,并非如此。“他永远看镜头,我说你不用看”,这时,夏永康就会用另一种方法——“偷拍”。在模特休息时,抓取最自然的状态。
他不喜欢摆拍,也不好意思让模特摆,即便眼前的人是梁朝伟,和他已是多年好友。“摆拍有点刻意,每个人的风格不同,抓拍出来的才是只属于他的姿态”,夏永康说。
张国荣在上海汉源书店沙发前小憩的经典照片,便是抓拍而来。
2000年,张国荣邀请夏永康一起在内地5个城市巡游拍照。后来这些照片整理成书,因为是在国庆节那天开工的,取名为《庆》,这也是张国荣的最后一本写真集。去上海开演唱会的下午,二人来到书店。“我们去那儿不是为了拍照,就是想喝咖啡。我看到阳光很美,就顺便拍了一张”,夏永康说。而这随手一拍,竟成就了经典。
对于这种独特的拍照方式,夏永康说,自己“受王家卫影响很多”。
1997年,夏永康和王家卫合作,担任电影《春光乍泄》的剧照师。不同于现在二人的惺惺相惜,夏永康形容那时他们只是员工和老板的关系。“他是大导演,我是刚开始拍剧照的,我都不敢跟他说话”,夏永康说。
由于经验不足,他错误频发:正拍着电影呢,夏永康突然入镜;摄制中,他开着闪光灯就拍起了照。“我错误太多了,导演就算不骂,其他人都要骂死我啊”,他说。而这些错误反而让王家卫留意到他。之后王家卫又找夏永康拍了几次照,二人逐渐熟络。“王家卫经常来我公司设计海报,一个晚上都不走”,夏永康说。
电影拍摄时,现场的灯光、布景,甚至演员的位置都是提前定好的,虽然夏永康的出圈剧照众多,但他不认为那是自己的作品。“我只是王家卫的手,帮他拍出来”,他觉得自己后期的作品才是属于他的。
如今,夏永康的摄影生涯已有20余年。回顾往昔,他坦言自己的创作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玩”是他现在的关键词。所谓的“玩”,不是不认真,更多代表着一种享受与自在。
夏永康说以前一直想要突破自己,现在更享受生活。“拍得不好无所谓,有时错误会帮你想到更好的”,他说。
这种心态的转变发生在5年前。那时夏永康看了很多关于“灵性”的书籍,思考人的本质。之后他和朋友去了很多地方旅行,在秘鲁的森林中,没有WiFi,没有大城市的喧嚣,“我发现生活其实很简单”。回来后,他的想法慢慢发生了改变。“最开始我拍照是为了赚钱,后来有了些名气,会有些虚荣。但去了很多地方之后你会发现,原来大自然这么美,我竟然一直没好好看”,现在觉得看到太阳就很开心了。
夏永康把“玩”渗透到了方方面面。拍照时,他故意把焦点改到不对,拍得朦胧不清,仿佛在和大家“讲笑话”。他把充满现代感的照片设在四合院般的传统建筑中展览,因为觉得很酷。他不在作品旁写创作介绍,因为他想让观众自己去幻想,否则,“神秘就没有了”。
夏永康说摄影让他看到更多东西,找到自己。他不认为摄影可以用“优秀”与否来评判,“摄影是很个人的,里面蕴含的摄影师个人的成长才是最有意义的”。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丹萍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