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朱兆云院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对病人最直接的帮助

发稿时间:2021-12-28 05:53: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张文凌 中国青年网

  今年11月18日,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云南白药集团中药研发总监朱兆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她是继1994年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名誉所长、终身教授胡之璧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后,中医药领域的第二位女院士。

  这位女院士38年来一直在探索研究民族药发展路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由朱兆云团队创制的新药痛舒胶囊(片)、肿痛气雾剂,不少患者都使用过。

  低纬高原地区的云南,是中国天然药物资源最多的分布区,一些种类是全国乃至世界所特有。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将各自的古老医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云南民族医药的丰富程度,在全国首屈一指。

  但大多数民间医生并不看好这个行业:很多民族没有文字记载,靠的是口传心授,交流成为瓶颈。民族药量小、分散,自然更新速度慢,种源混杂、规模化种植品种少,环境退化使得物种濒危;民族药中同一药物品种,各民族使用的名称、用法不一;药用部位主治功效、用药经验也不同;基础研究薄弱导致药材基原混乱。

  1999年,朱兆云从效益极好的云南省医药工业公司调到因改制而陷入困境的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没有新药、人才、市场,发不出工资,科研停滞,大院荒草丛生。一名被朱兆云看中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来到药物所后说道,“这里还要本科生,中专生就够了。”

  为让药物所存活下来,朱兆云四处奔走,用好不容易筹到的100多万元,修整了实验室、组建了团队。她为药物所确定了两条方向:科研和产业。

  针对药用资源家底不明、药材基原不清的问题,朱兆云将药物所1970年开始、几度中断的天然药物资源调查作为了工作重点。10余年来,他们采集标本1万多种10万余份,拍摄照片约16万张;鉴定出412科1720属4392种天然药物,发现新分布药用植物93种,新药用植物资源451种;对相关拉丁学名按Flora of China作了订正,与历版《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及地方标准等逐一核对,澄清了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

  朱兆云带领下的研究团队抛弃浮躁、忍受孤独、风餐露宿、历经艰辛,坚持不懈地进行公益研究。

  “低纬高原地区天然药物资源野外调查与研究开发”项目为民族药传承和创新提供了示范,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此之前,中医药行业10年没有拿到这一奖项。朱兆云成为民族药科技事业的领军者。

  “在事关药物所发展的关键时候,朱兆云总是能作出有前瞻性的决策。”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的员工这样评价朱兆云。

  她的父亲是中医名家,她把自己家的用药经验贡献出来,带领团队自主研发治疗乳腺小叶增生、风湿关节痛等病症的“金品”系列药物。获得5个国家发明专利,痛舒胶囊(片)和肿痛气雾剂被列入医保。2018年,痛舒胶囊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审核开展II期临床试验,是我国第一个获FDA批准进入临床研究的民族药,建立起民族药国际化技术体系。

  朱兆云还带领科研人员,对70种重要中药、民族药资源进行深入调查和药材生产区划,及40个主要云药之乡种植药材含量检测,指导培训帮助药农增收脱贫,促进生态保护。

  如今,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云南白药集团创新研发中心)被认定为西南民族药新产品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个研究小组正在针对心血管疾病的高患病率及高危害性,用云南道地药材三七开发新药。

  “我希望能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对病人最直接的帮助,研究开发新药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朱兆云说,父亲曾在一次电话中叮嘱她:“要做一个像他一样的‘民医’”,“我当时以为是名气的名,父亲说是人民的民。我们做的是人民的医生,是为人民服务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文凌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朱兆云院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对病人最直接的帮助
责任编辑:高秀木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