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后,短短4个月,我国东北的大好河山相继沦陷,在这危急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人吹响了东北抗战的号角。从白山黑水到林海雪原,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恶劣、战争多么残酷,东北抗联都不畏艰难,浴血奋战,成为抗日先锋,也形成了伟大东北抗联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伟大的牺牲精神。
理想信念是精神支柱。在这场时间最长、条件最苦的战斗中,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崇高理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革命英雄主义的昂扬斗志。杨靖宇将军和日军战斗至弹尽粮绝,而他的胃里只有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赵尚志将军两次被错误开除党籍,内心万分痛苦,但仍义无反顾、初衷不改,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赵一曼女士在狱中遭受种种酷刑,依然不改初心,在临刑前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他们的肉体虽然陨灭,但他们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爱国情怀是动力源泉。在国家危难、民族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动员广大东北民众奋起反抗。各民族、各阶层民众自发组织起30余万的义勇军奋起反抗,无论是军人、工人、农民、学生,还是孩童、青年、老人,都以各种方式,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而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在党的组织和带领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在这场战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敢于牺牲是政治本色。据统计,到1940年末,东北抗日联军已由3万余人锐减至1000余人。在14年的对日作战中,抗联部队仅师级以上干部就牺牲了190余位。他们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用生命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史诗。他们深知自己追求的理想并不一定会在自己手中实现,但他们坚信,只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为此作出牺牲,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
东北抗联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攻坚克难、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源泉。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会点上,面对更加复杂的国内外局势,肩负更加艰苦的任务使命,面临更加严峻的风险挑战,我们要不断从东北抗联精神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