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我从一个忙着上课、备考,过着制式生活的本科生变成了拥有学术研究、处理项目等私人定制生活的硕士生。最大的变化就是曾经可以肆意挥霍的业余时间,从大浪里的沙变成了黄金。
没时间写作,这是很多非文科专业的文学爱好者总会遇见的问题。
我曾用疯狂形容过我本科时的写作——就像是一支笔穿上我的鞋子行走在人间。为了给老家报纸投稿,我把市里的所有景点都走了个遍,从五星级景区到不为人知的小公园,甚至是一条只有老人能叫出它的诨名,地图上都无法搜索到的河流。采风和写作成了大四保研后的主旋律。每天大脑都会被腾出一部分来思考,所见所闻能否以某种角度写成文章,或是能否提炼出某种生活哲学。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周,每天都写一两篇文章,结果5天后眼睛迎风流泪,僵化的手掌弯成鼠标的弧度,但我的心是畅快的,是尽情释放后的酥麻与绵软。
如今,出差、做项目与改报告让大脑变成了老式的烧水壶,壶盖转着圈跳个不停,生活则像是被爬山虎层层包裹的墙,看不出本身的颜色和质地。写作,作为在导师眼中一项不务正业的丧志玩物,转入了地下。
写作成了见缝插针的活计。但一块岩石,也正是因为夹缝中生出了一朵娇艳的花,才有了下自成蹊的魅力。它从一条浩浩荡荡的江河变成了支离破碎的溪流,成了在泥缝间渗漏的地下水。我在等待程序运行的时候写,在早上起床老师发来消息前写,在把改好的项目发给老师后,用余温尚存的夜色写,在地铁上写,在出差回宾馆后,躺在酒店的床上用手机写。往往是写下只言片语,最多是一个段落,然后用多个日夜将它完成,删减增补后再串在一起。它必然是少了“第一时间”所带来的鲜活与绝对纯粹、真挚的抒情——拉长了战线必会让人瞻前顾后,但也让观点有了辩证、成熟和圆融的机会。穿越时间的回眸,往往能在一颗心脏之外看见更辽阔的山川。
我想我是要感谢夹缝的。相比于草地上的种子,生活在夹缝里的种子更能知道自己会迸发出怎样的热爱与冲劲,会怎样执着地向往、虔诚地祈祷并最终竭尽全力地投入春天。我也渐渐明白,文学可以是一种职业,也可以不是,它更是一种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文学曾作为一道光照亮了我陷在阴郁中的瞳孔,现在,我自己就是光源,一个发光体。
生活的一切和一切的生活都可以成为文学的土壤。它未必需要古色古香的书桌、安静的窗子和完整的时间,限制了写作时间的夹缝也可以成为写作的内容,即便是常被批判的物欲和浮躁同样可以成为文学的诞生地,只不过是用反省的目光去观照而已。
在某种意义上,文学就是自己感动自己,哪怕在旁人眼中你的行为莫名其妙、奇奇怪怪,甚至是矫情、无病呻吟,但只要对自己而言,那一刻的感动是真实的,那么文学就是受孕的,是一颗能长出嫩芽的种子。
仇士鹏 (23岁)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硕士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12月13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