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 社区可以先行

发稿时间:2021-12-01 15:19: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洁言

  实习生 王九龙

  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就此采访了湖南大学城乡规划系儿童友好研究室沈瑶副教授。

  城市化和儿童发展倒三角的矛盾,源于之前40年没有优先考虑儿童友好

  沈瑶认为,《意见》在当下出台,对于促进信息化时代的儿童发展,缓解少子化现象,支援育儿家庭,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非常关键。中国目前这种城市化和儿童发展倒三角的矛盾,源于我们之前快速发展的40年并没有优先考虑儿童友好,所以现在大部分城市的情况,都称不上是儿童友好,甚至还存在很多矛盾。

  沈瑶举例说,比如现在交通体系高度的机动化,会给儿童带来出行安全的问题,这个变化会极大地影响孩子接触周围的环境,也影响他们的自立和自律,包括社会性的发展。她介绍,目前像长沙、深圳等不少城市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核心思想还是希望把孩子居住的社区打造成能够让孩子自由独立地去探索、去游玩、去发展的空间,尽可能地在住区这个圈层范围内,让孩子能够接触到城市的多样化,获得多元发展。在这一点上,她建议,城市结构可能还要花很长时间来改变,但是社区层面可以优先探索。

  24条重点举措中,普惠的托育应是最优先的

  对于《意见》从5方面提出的24条重点任务举措,沈瑶觉得,从儿童发展的轨迹,以及社会的诉求来看,普惠的托育是要最优先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生育的意愿,以及后期家庭育儿成本。沈瑶认为有两个原因可以支持这种优先性,一是最新脑科学研究表明, 0-6岁阶段孩子大脑的发育,会高度决定他后面一生的大脑状况、基础结构。所以,从人才的角度和人口培育质量的角度,这一阶段国家需要高度干预。二是很多知名经济学家都提过的观点:投入儿童教育的成本,在幼儿这一阶段的回报率是最高的。

  沈瑶同时认为,推进城市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也很重要。因为空间一旦落地再改成本很高,所以最好在现阶段尽快把一些空间环境的问题解决掉或修复好。在她看来,改空间其实是改育儿家庭的养育环境。一个小区环境的改变,小区内几千几万人都有可能受益,城市整体交通格局、绿地格局、游戏场地的改变,整个城市的孩子都受益。考虑到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地区差异大,儿童友好理念要在全社会推广,形成共识需要时间,因此这一点也是非常迫切的。

  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可能会面临资金和城市结构改造的困难

  沈瑶分析,下一步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主要可能面临两方面的困难。第一是资金。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财政方面肯定是要投入的。她建议,国家应尽量在中西部做比较好的公共配置,对于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反而应该多元参与。国家需要对此专项研究,以保证公共资源的分布均衡。第二是城市结构的改变。目前高速机动化的城市里面的路网和高层住宅,已经固定化,很难改。我们现在能做的,一方面是尽可能微改社区环境,把社区打开。另一方面城市要进行一些多样化活动的注入和科普理念的注入,以弥补硬件上的一些硬伤。

  在沈瑶看来,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建立,影响非常深远。儿童是未来城市的主人,我们现在做的事情,会影响到二三十年后那一代人的价值观,他们跟城市的关联,他们生活的态度。同时,通过儿童友好城市的建立,将会促进整个社会去探究人是怎么回事,社会是怎么回事,人是怎么养育和成才的,这将最终推动整个社会更加人性化。“通过儿童友好城市相关政策的全面推动和实施,从长远来看,能够减轻育儿焦虑,消减青年恐婚情绪,降低养育成本,减少家庭育儿焦虑”。

  但沈瑶也强调,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也要避免唯儿童友好,应该以儿童友好作为引擎和纽带,带动全面友好,带动我们对整个城市人性化的思考。

原标题:建设儿童友好城市 社区可以先行
责任编辑:纪佳琦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