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双碳”目标下,中国企业如何发力

发稿时间:2021-12-01 13:06: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孟佩佩 中国青年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孟佩佩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共创零碳世界,已成为全球共识。在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也已提出一年有余。作为一项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变革,未来几十年,企业都将面临制定企业“双碳”路径图的工作。新背景、新挑战、新机遇,企业将如何应对?

  11月25-26日,“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全球科技创新青年科学家沙龙”在京举办,与会业界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全球技术创新带来零碳能源成本的大幅降低,说明技术创新与合作已取得巨大成果。“双碳”目标下,技术创新将成为重要路径和核心。

  转型之“痛” 创新可解

  “双碳”目标明确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基调,同时也在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会上,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研究员毛涛提出,通过绿色供应链减碳将成为新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当下的绿色供应链已经发生巨变。“像苹果、施耐德等企业都提出了整个供应链的‘碳中和’。龙头企业对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提出减碳要求,以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的方式,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减碳模式,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7月27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官方发布了《企业碳中和路径图》重磅报告,伊利集团减碳实践被收录其中。“但我们的减碳实践难度很大。”伊利集团EHS环境健康安全工程师王月军坦言,“围绕产品的碳足迹去做碳中和,我们把所有的产品进行碳盘查,发现90%以上的排放都来自供应链环节。既然要全产业链行动,就会产生新的压力和挑战”。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十余年的碳盘查,他们已经把标准方法固化到信息系统中,实现了自动碳盘查数据的输出。“包括提高绿电比例、氢能利用、化石燃料替代等,我们做了大量的技术创新。如今,每年能节省能源成本约1亿多,还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

  对企业而言,“双碳”目标下的转型是一道必答题。近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其中提到的“碳达峰十大行动”包括了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作为制造业企业,三菱电机(中国)有限公司需要直面的是提高制造产品的能源效率。其环保事业部总监倪悦勇说:“尤其在功率半导体等关键零部件的技术革新,是转型的核心。同时,我们开发了智能化绿色制造综合解决方案,让工厂用AI、边缘计算、传感器等智能化技术,既保障生产效率又提高能源和资源效率。”

  能源转型成为了重中之重。法能中国执行副总裁刘恒伟认为:“能源技术创新要考虑如何降碳,如何保证人人都能享有可持续能源,这是挑战也是创新的出发点。目前各个国家的能源技术创新都是不足的,需要进一步加速研发、示范、推广应用。”液化空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路跃兵也认为,提高能源效率关系到方方面面的技术,“技术创新很重要,此外,制度和政策创新、金融创新也同等重要”。

  在中南大学教授谭静强看来,许多企业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转型所带来的短期阵痛,“企业需要设法消除减排过程中增加的成本,并且从中找到新机遇”。碳中和与能源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唐旭提到,在新背景下打破传统机制,激励企业突破更多技术难题,就要从技术本身和机制方面加强创新,“尤其是研发机制的改革,还有很多工作值得去做”。

  清华大学教授王灿认为,要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既要增强其主动进行低碳转型的意愿,也要有政府的研发投入和科技支撑的政策设计,“一方面通过研发支撑企业转型,同时又是支撑国家对关键技术突破的需求,形成合力,共同向双碳目标的实现努力”。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科技创新、政策创新加快了碳中和关键技术的商业化,这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王灿还谈到,未来先进能源和低碳技术将成为全球下一轮科技前沿、市场重点和竞争新高地,“碳中和科技方面的国际合作,不仅提升技术研发水平,也关乎全球经济,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意义”。

  “跟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碳中和方面起步晚,无论是技术还是国家在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机制上,还相对比较薄弱。”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坦言,能不能实现“双碳”目标,科技是最重要的一环,“开展碳中和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要跟一流的机构、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合作,进一步提升技术。”

  在科技部的带领下,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新兴技术方面尝试进行了许多国际交流与合作,“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是他们的一张“技术名片”。其科研开发部负责人王晓龙介绍,“早在2014年,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的全流程项目,已在中澳国际合作项目上进行了预演。尽管当时科研技术条件薄弱,但前沿技术要积极尝试,经过几年研发,我们的项目终于进入了国际‘主战场’”。

  毛涛说,中国企业特别需要关注有产品出口意向的国家的政策变化,“看看他们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有没有些新的要求,比如欧盟、美国可能要出台碳关税,相关企业就应该提前布局。”此外,他特别提醒,“我国企业要理性进行发展布局,不要太盲目,也不要跟风,要结合自身的供应链特点设计路径。有志于开拓国际市场的龙头企业,也应该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发出中国声音,这会让一些国际标准不至于过多限制中国企业的发展。”

  活动举办单位、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党委书记王义军说:“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科技的力量不可替代,青年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贡献者、实践者。希望为各国企业界、科技界、政策界青年搭建平台,为引领各领域青年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贡献力量”。

  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科技部、工信部等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代表、高校代表及、科研院所代表30余人参加了线上线下活动。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原标题:“双碳”目标下,中国企业如何发力
责任编辑:白珂嘉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