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数据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到2025年,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创新力强、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现代化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十四五”时期,我国大数据产业将面临什么样的形势?如何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产业规模超1万亿元
大数据产业是以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的关键支撑,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引擎。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介绍,大数据产业包括数据资源建设,大数据软硬件产品开发、销售和租赁活动,以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可以说,大数据产业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典型的企业主要包括两类,即提供大数据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以及利用大数据赋能的传统企业。
谢少锋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大数据产业快速起步,据测算,大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2020年超过1万亿元,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逐渐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产业。大数据产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产业基础日益巩固,产业链初步形成,生态体系持续优化。
与此同时,我国大数据产业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谢少锋称,目前,全社会对大数据认识参差不齐,相当比例的企业、部门、人员缺乏“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大数据思维,导致数据价值难以充分释放。大数据产业发展也面临着突出的人才短板。大数据技术人才不足,复合型人才更稀缺,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进程。
步入集成创新和泛在赋能新阶段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江明涛认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步入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国际产业竞争格局深刻调整,技术伦理、数据安全等风险隐患增多,均对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形成了不小的挑战。
江明涛称,从国际格局变化来看,发展大数据是抢抓新时代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加速重构,发展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围绕大数据技术产业、跨境数据流动、数据治理等方面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普遍将发展大数据产业作为重要战略,抢占大数据产业发展制高点。
“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大数据产业正步入集成创新和泛在赋能的新阶段。”江明涛说,大数据与5G、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加速融合,推动大数据技术架构、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加快转变。大数据深度融入各行业、各领域,推动基于大数据的管理和决策模式日益成熟,加快了其数字化转型进程。此外,从国内现实需求来看,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
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导向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迈进的关键期,对大数据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谢少锋看来,编制《规划》,目的就是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谢少锋介绍,《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即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导向,按照“价值引领、基础先行、系统推进、融合创新、安全发展、开放合作”的原则,围绕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着力推动数据资源高质量、技术创新高水平、基础设施高效能;围绕构建稳定高效产业链,着力提升产业供给能力和行业赋能效应,统筹发展和安全,培育自主可控和开放合作的产业生态。
谢少锋表示,《规划》围绕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发挥大数据特性优势、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构建稳定高效产业链、打造繁荣有序产业生态等六方面提出了重点任务,设置了数据治理能力提升、重点标准研制及应用推广、工业大数据价值提升、行业大数据开发利用等六个专项行动。《规划》明确了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措施,即提升数据思维、完善推进机制、强化技术供给、加强资金支持、加快人才培养、推进国际合作。
(记者 刘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