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詹皖:校歌与新时代校园美育

发稿时间:2021-11-29 22:15: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詹皖 中国青年网

  校歌,彰显的是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和优良传统。它犹如学校的精神图腾,是引领学校发展的精神宣言。新时代的校园美育离不开校歌。

  首先,校歌唱响的是学校主旋律,它能引导学生热爱学校、赞美学校,实现以美育人。校歌,它从办学宗旨和校训流衍而出,是学校历史艺术化的反映。它是学校精神的弘扬,更是师生对学校未来以及自身发展的美好祝愿。唱起校歌时,每个人都会感受到无穷的力量。尤其是采用齐唱的形式,慷慨激昂地唱响校歌,音色整齐,声部协调,会呈现出全校师生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荡涤心灵的歌词,可以净化学生思想,优美的旋律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校歌能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及审美能力。我们的校园,不仅要有琅琅的书声,更要有铿锵的歌声。每一个清朗的早晨,嘹亮的校歌回响在校园,不只是美的享受,更会激发学生们蓬勃的朝气和青春的力量。

詹皖

  其次,校歌凝结的是不老的乡愁,它能激发学生爱国爱乡之情,实现以情感人。“大家爱国先爱乡”,是爱国企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1904年亲写校歌中的句子,在20世纪初的20年间,张謇先生为自己创办的学校亲写了10首校歌。他力图以歌铸心灵,以曲育英才,以乐激民气,激发学生爱乡爱国之情,实现“民智兮国牢”。

  百年来,在张謇先生的倡导和引领下,这些校歌不仅飞翔在校园里,还飞向社会广阔的领域,飘荡在悠远的时空里,化成一缕不老的乡愁,丰润了民众的心田。

  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样的一个场景,每年有近一万名来自全国的新生,听着南通大学的校歌走进大学校园,校歌激励他们勤奋向上、刻苦学习。每年有近一万多名毕业生唱着校歌,走出学校,奔向祖国需要的地方建设美丽乡村。

  校歌也丰盈了我的艺术生命。二十年来,我作为一名大学音乐教师和音乐文化的研究者,行走在千年文明的田埂上,行走在百年风云的校园里,搜集一首首曾经激扬青春的校歌。

  2008年除夕,我走进了著名书法家仲贞子老先生的家。听到我为校歌而来,90岁高龄的仲老精神抖擞,一口气写下了童年的校歌。回旋在仲老心灵深处的校歌让我顿悟:那校歌凝结了他深深的乡愁。当学生们唱起校歌的时候,便把乡愁的种子埋进了幼小的心灵;在他回眸青春时,校歌依稀,乡愁就在那熟悉的歌声中荡漾开来。

  再次,校歌传承的是悠久的文化,它能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实现以文化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没有美的滋养的人生必然是单调的、干涸的人生。校歌就是这样一种深沉壮丽的美的文化。

  我认为,新时代校园美育,有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那就是推广校歌文化。健康优美、深沉有力的校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给学生以意志的锤炼、素养的提升和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不同的校歌旋律承载着共同的时代精神之道、民族精神之道、学校精神之道。

  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他指出,要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我们应当切实践行。

  “校歌铸心灵,栋梁振家邦”。让我们行动起来,大力弘扬校歌文化,广泛传唱校歌,推进校歌文化活动。努力实现“校校有校歌,校歌扣心弦”,唱出心声,唱出凝聚力,让校歌陪伴莘莘学子,稳健丰满地成长!

  (作者为南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音乐教育家)

原标题:【app同步】詹皖:校歌与新时代校园美育
责任编辑:杨逸凡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