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让自诩“良心”的虚假测评在法治的阳光下现形

发稿时间:2021-11-17 13:06:00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斯涵涵 中国青年网

   □斯涵涵

   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不少第三方消费品测评平台,通过对产品测试评级,声称在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为消费者提供购物参考,一些测评平台还推荐商品乃至直接带货。但消费者在他们的引导下买到问题商品、质疑其公正性的声音也不绝于耳。(11月16日)《法治日报》)

   我国消费品市场早已进入购销两旺的繁荣期。面对着琳琅满目的海量商品,出于对商品功效或安全、服务、价格等方面的考量,消费者一时难以抉择,此时第三方消费品测评往往成为人们的购物指南,特别是许多“Z世代”(1995年—2012年之间出生的人),他们买东西可以不看品牌和价格,但绝对要看测评。

   于是乎,打着“良心测评”“省时省力,不用再货比三家”旗号的第三方测评机构应运批量而生。然而,不少消费者发现,在一家测评平台评为“性价比一般”的商品,在另一家测评平台却被评为“最靠谱”,让人无所适从。不止如此,自定测评标准、没有准入门槛,测评方法不专业、虚假测评、营销推广满天飞……第三方测评行业乱象纷呈。

   所谓第三方测评平台,即与交易双方无利益牵扯,往往具备非营利性质,代表着独立、公正、科学和专业的测评机构,应该在大众心目中扮演刚正不阿“黑包公”的角色。理想中,第三方测评机构在做产品测评时,从数据采样,到数据比对,再到发布,都要遵循一套严格的流程和规范,以保证科学性、公正性。然而,一些机构在做测评时,充满了随意性,又缺乏监督,科学性、公正性自然大打折扣。

   更有甚者,一些测评平台利益至上,为了赚取流量、谋取私利,不但没有与品牌方做利益隔离,反而进行利益绑定,使得测评标准形同虚设,以至于有些平台出现了“黑”竞争对手产品的情况。今年年初,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20年查处的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其中,“小红花测评”因商业诋毁被罚10万元上榜,便是虚假测评的突出实例。

   第三方测评平台恣意生长凸显监管盲区。目前我国对第三方开展测评服务没有从业资质、准入门槛的规定,于是,只要有一台手机,连上网,便可以发布所谓的“测评数据”。行业参与主体的良莠不齐、标准的缺失及监管的缺位,为虚假测评、恶意公关等灰黑产业链提供了温床。

   公正科学的第三方测评数据,可以给消费者提供更多参考,对规范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和商家提升产品、服务质量起到良好作用。而非独立公正的、虚假的测评结果,涉嫌构成对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侵害,也涉嫌构成虚假宣传或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维护不了市场秩序与消费者权益,反倒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助长不正当竞争,恶化消费市场生态,危害不可小觑。

   鉴于第三方测评行业的诸多乱象,相关部门应适时介入,建立健全测评行业标准,建设科学合理公正的测评机制与行业准入机制,提高市场门槛,引导行业向上向善。还要完善落实公益诉讼制度,全面遏制行业乱象,让真正有志于开展第三方测评的机构秉持独立、公正、科学和专业的核心价值,在喧嚣的市场泡沫中脱颖而出,让各式各样的虚假测评在法治的阳光下现出原形。

原标题:让自诩“良心”的虚假测评在法治的阳光下现形
责任编辑:hz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