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从“挤”进体制到选择放弃:入职基层,他们没撑过试用期

发稿时间:2021-11-16 07:56:00 来源: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作者:陆浩 张格 中国青年网

  好不容易“过五关斩六将”拿到选调生名额,但真正到了工作岗位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基层——一些年轻人艰难作出选择,决定另寻他路,一部分则在“留”与“走”之间苦苦挣扎……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一些选择从事体制内工作的毕业生,开始重新审视这份来之不易、外表光鲜的工作。

  1

  “挤”出来的名额

  经过权衡,毕业于某985高校的小唐最终还是放弃了互联网公司的工作机会,选择了家乡的定向选调生岗位。他表示,虽然互联网公司待遇不错,但无休止的加班让其备感压力。

  和小唐有着同样想法的大学毕业生不在少数。面对着和自己专业很对口的岗位,越来越多毕业生选择考选调生,进入相对稳定的体制内工作。

  相比“省考”“国考”平均六七十比一的录取比例,选调生的录取比例约为十分之一,虽然“上岸率”较高,但并不意味着竞争不激烈。

  小王去年12月报考了某中部省份的定向选调生,同时过了某省投资集团的招聘。定向选调生录用名单公布之前,他先在投资集团工作了5个月。“当时的日子真的很快乐、充实,每天都能学到东西,而且做的也是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待遇和同事关系也不错。”小王说。

  今年8月,小王得知自己进入了定向选调生的拟录用人员名单,他急忙打电话询问家人是否应该回老家入职。“我有点犹豫,结果家里力劝选择公务员,说企业终究没有公务员好。”小王说,最终还是听从了家人的话。可是随着入职时间越来越临近,小王却越发不想回家乡当公务员,甚至在入职选调生的第一天,便有了辞职的念头。

  东部某市委组织部公务员小刘说:“进入体制,要求是非常高的。”但她认为单位的育人体系存在不足,最近因逐渐强烈的“技能焦虑”萌生了辞职的念头。“我觉得无论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个人能力才是一个人立足的基本。但现在的工作比较平淡,我害怕在学校获得的专业技能慢慢离我而去。”她说。

  2

  “扎”不进的基层

  一些选调生表示,曾经挤破头想要进入的“体制”,如今正成为他们职业成长的难题。地理上的偏远、语言上的沟通不畅、繁琐的工作程序、复杂的人际关系……基层的一系列问题,让部分“扎”不下去的年轻干部选择另谋他路。

  目前为中部某乡镇党政办负责人的小关是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选调生,他表示,身边一些同事之所以离职,一个关键原因是大家都想往大城市走。“在乡镇工作,工资在县城买房还是有些吃力,更别说去大城市了。而且新进的一些年轻人学历也比较高,他们认为在外面或许能找到更高薪的工作。”

  除了对大城市和高薪的向往,对于更多年轻人来说,基层一线的工作其实更具有挑战。小关表示,有些公务员、选调生从小在城市长大,对乡村的事情缺乏了解,甚至也不感兴趣,去村里没法跟老百姓沟通,适应不了。

  “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学会如何和老百姓打交道的,理解方言、理解彼此之间的思维差异,需要对乡土社会有深入了解,这是一件循序渐进的事情。”小关说。

  小关还介绍,身边有通过“省考”到乡镇的朋友,因觉得提拔无望而辞职。“乡镇级别低,一般‘省考’进来的,退休能达到正科实职已经算不错的,县处级职位总共就那么几个,绝大多数根本没指望。”小关说,一般每一级都有隐形年龄门槛,如果没能迈过“年龄门槛”,那就基本升职无望了。

  “在人地生疏的地方工作,心里常会有孤独感。”来自江西的四川某市定向选调生小张告诉半月谈记者,自己曾因觉得离家太远而想辞职。“而且目前在基层的工作,大部分重复机械、琐碎忙碌。这份工作不是‘非我不可’,换了谁都可以干,我很难从中获得成就感。”小张说。

  3

  “冷”下来的选择

  “比起所谓的‘好’工作,一份工作适不适合自己更重要。”在试用期内提出取消录用申请的选调生小沈,辞去工作后选择了继续求学。

  “在外人看来,我的成长之路顺风顺水,又找到了一份看起来很光鲜的工作,理应是要知足的。”小沈说,入职后,他发现自己对基层工作并不感兴趣。“我想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所以辞去工作准备考研,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

  小关则认为,许多人在纠结是否选择进入体制时,会听取家人、老师的建议。“但有时长辈的立场与我们并不一样,他们也不一定有真正相关的工作经验。求职咨询时,还是要多方了解情况。”他说。

  “每个人生来都有一定的天赋秉性,到大学毕业时,也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模式和志趣爱好。”湖南师大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副处长周俊说,要看到自己的优势潜质,认清自己的弱点和成长局限性,并以此作为自身职业选择的主要出发点,而不是盲从家庭和外界的意见声音。

  周俊认为,毕业生应全面了解将要从事的职业场域。“一方面要统筹考虑地理位置、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发展前景等,但另一方面绝不能奢求‘面面俱到’。”他建议,要重点把握有助于实现人生长远发展目标的关键方面,敢于舍弃次要方面。“同时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压力和困境有所准备,砥砺奋斗精神。”

责任编辑:任洁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