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亮升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尝试使用移动端上的金融平台进行借贷。然而,当前一些生活中的常用App,俨然成了“金融App”,设置并开通了不少与自身主要业务毫不相干的借贷功能,并以低息、红包等作为噱头引导用户开户。针对App“借钱”满天飞,背后暗藏多重风险的问题,九三学社广西区委会参政议政部部长罗筱宁呼吁,相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管。
据罗筱宁了解,App“借钱”业务泛滥,在百度输入关键词“App借钱”,显示的相关结果约5370万个,绝大部分是App“借钱”广告,很多广告打着“无门槛、无征信”的词语吸引眼球。手机上一些社交、出行、生活服务类App,大多都有借款功能,部分App还把借款功能作为重点模块进行展示。如“滴滴出行”,其借钱功能按钮就摆在App主页,与打车、顺风车、共享单车等功能并列;在“饿了么”上,借贷功能不仅出现在首页,而且接入的借款服务有七八种;在社交App“陌陌”上,其提供的借贷服务宣称最高额度为6万元,且“无担保、无抵押,有手机和银行卡就能申请”;“去哪儿旅行”“哈啰出行”“58同城”“美颜相机”等App,显眼位置均可看到“借钱”……
“‘轻松借钱’背后暗藏诱导开户极易产生逾期、审批不严且给予高额借贷额度、暗藏高息深坑、借贷功能极易侵害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四重风险。”罗筱宁表示,网贷平台的低门槛让一些青少年“以贷养贷”,导致贷款金额如“滚雪球”般增长而逾期还款,给金融安全和社会治安带来风险。而不少App对开通借款功能的审核都颇为宽松,填写个人姓名、身份证号,进行人脸识别后,绑定收款银行卡就可借钱。不少App的借款功能都以“实时审批、极速到账”为卖点,并且承诺的额度不低,动辄宣称可提供30万元到50万元的额度。
罗筱宁透露,个别平台为追求利益,会把个人信息“打包”卖给第三方,只要用户在一家借贷平台上申请过借款,其他借贷平台的骚扰电话就会“蜂拥而至”。国家网信办在今年5月的一次通报中指出,84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其中半数以上App都具备金融功能,这些App存在非法获取、超范围收集、过度索权等侵害个人信息的问题。
“要持续加强对App开设借贷功能现象的监管。”罗筱宁认为,对于当前什么App都可以“放贷”的局面,相关部门要制定更精准的规范和约束进行有效监管。比如在平台的借贷资质、用户申请门槛、推广方式、贷款用途和流向等方面,要有更明确和严格的标准,以实现App借贷业务有序、有度发展。
罗筱宁建议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公民防范意识,行业监管部门定期在校园、社区等场所开展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培养更多人形成良好的金融素养,增强抵抗金融风险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