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鸡叫城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10月5日,位于澧县涔南镇鸡叫城村的鸡叫城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工作人员对木柱进行覆膜保护。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辜鹏博 摄
金秋十月,稻浪滚滚闪金光,田间地头丰收忙,不过,10月9日,在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汇报会”现场,30多位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及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考古文博学院的专家丰收的是史前稻谷。
鸡叫城遗址,坐落于常德市澧县涔南镇鸡叫城村(原复兴村),距今约5300-4000年,是澧阳平原史前文明的重要代表。遗址西发掘区揭露的大致属于屈家岭文化(距今约5300—4600年)早期,当天,面积约80平方米、平均厚约0.15米的谷糠层堆积和一座面积超过330平方米完整的大型木构建筑遗迹最吸引人目光。这是目前考古发现的中国最早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基础,距今约4700年左右。
■记者 吴岱霞
发现一
22吨稻谷产生的谷糠!
是5000年前湖南先民发达稻作农业的体现
鸡叫城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澧阳平原四大稻作遗址之一。当天的鸡叫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汇报会,介绍了鸡叫城遗址出土的丰富植物遗存。其中包括约为22吨的稻谷产生的谷糠。
考古工作者的重要发现是一处谷糠层,时间距今约5300—4600年,面积约80平方米,平均厚度0.15米,通过显微观察,确定谷糠层是单纯的稻壳碎屑。工作人员表示,揭露谷糠层时,谷糠还是黄褐色的。
工作人员采集了两块样品,通过单位体积的谷糠密度并结合现代水稻加工的调查结果,初步推算出这80平方米谷糠层所代表的稻谷重量约为22吨(带壳),脱壳后的稻米约14吨。如果按照一日两餐、每餐3两米饭的标准,大约可供1000个成年人吃46天。
工作人员表示,本次发掘仅窥一隅,谷糠层实际分布面积还要大很多。这次大批量谷糠层的发现,是先民发达稻作农业的生动体现。这表明鸡叫城能够供养大量人口。水稻种植对人系分工协作等要求很高,这也表明早期社会复杂化现象在鸡叫城已经萌发。
此次发掘中,考古工作队在灰坑、灰沟、壕沟和文化层中筛选出猕猴桃、野葡萄、桃、君迁子、栎果、紫苏、花椒等植物,这说明当时的澧阳平原气候应该比较温暖湿润,物产丰富。
此次发掘中,还发现了炭化粟。粟即小米,为北方作物。粟在澧阳平原的旱地上种植可作为稻的补充,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地位
为澧阳平原
四大稻作遗址之一
●1988年,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发现大量掺杂在陶片里的稻壳,距今约9000年,将世界稻作历史推前了2000多年;
●1995年,湖南澧县八十垱遗址出土了近万粒炭化水稻,距今8000多年;
●1996年,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稻田,距今约6000多年;
●2006年,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发现了大量炭化谷糠和完整的灌溉系统,这表明湖南澧阳平原是世界水稻的起源与传播中心之一。
发现二
超330平方米木构建筑遗迹!
工艺与式样丰富了史前中国的建筑历史
10月9日,鸡叫城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巨大的木结构建筑基础呈现在人们面前时,令现场专家叹为观止。
据了解,在这批木构建筑,其中尤以F63规模最大,保存最好,其完整的木构基础得以整体揭露。该建筑体量之大、等级之高、结构之规整、保存之完好,实属罕见。
F63大型木构建筑,在诸木结构建筑中年代最晚,由主体建筑和外围廊道组成。据探沟探知,F63主体部分面积超过330平方米,加上南廊的总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
F63的结构独特之处在于房屋的主体建筑外墙与隔墙均开挖有基槽,槽内放置长木板作为垫板,再在垫板上立木柱。专家认为这片区域比较低洼,如此操作,是为防止柱子下陷,增加受力面积。
工作人员介绍,F63建筑的木柱极为考究,建筑的木柱形状多样,以直径约0.5米的半圆形大木柱为主,根据鉴定结果,其木材主要有楠木、香樟等。通过取样测年数据显示,它们的年代在公元前2700至2800年之间,为屈家岭文化二期早段(或中期晚段)。
通过2020年和2021年的发掘,充分说明该发掘区是一处长期使用的高等级居住区。这些房址和台基方向基本一致,与建城前环壕及城墙方向相同,体现了当时聚落的稳定性和规划性。
通过柱洞式、基槽式、基槽立柱式、木构建筑等不同方式的建筑遗迹,可以梳理出聚落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建筑方式,生动体现了先民因地制宜的生活智慧。F63作为此次发掘的木构建筑遗存,更是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发现,其工艺与式样丰富了史前中国的建筑历史,并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名片
鸡叫城遗址
年代:新石器时代城址
地址:常德市澧县涔南镇鸡叫城村
地理位置:坐落于洞庭湖区澧阳平原东北部的一处高出周围2~4米的岗地上。北距澧水支流涔水约2公里,西南距“中国最早的城”城头山遗址13公里。
时间线
1978年:被发现。
1998年和2006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西城墙及内侧和中部一高地进行了小规模试掘,并对整个鸡叫城遗址群进行了调查和初步测绘。对遗址的文化内涵和建城年代有了初步认识,并揭露出建城前的壕沟、木质构件等重要遗迹。同时,初步了解了鸡叫城遗址群遗址的数量、分布以及各遗址间的网状水系。
2018年秋至2019年冬:对鸡叫城遗址及其周边区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古钻探,基本弄清了鸡叫城城墙、护城河、早期环壕的位置,对遗址城内堆积的种类和分布有了轮廓性的认识;确认在鸡叫城建城以前,内部存在带有环壕的早期聚落;进一步认识了遗址的年代和城墙的建筑时间及过程。
2020 年和 2021 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分三次对西南城墙内侧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 721 平方米。发现一批大型建筑遗迹,证明此处在建城前环壕废弃以后,长期作为高等级建筑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