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文利
台湾国民党主席选举9月25日将正式举行,候选人之间的竞争已呈现白热化状态。最新民调结果显示,“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获得30.6%的支持率,以微弱优势反超先前呼声最高的前新北市长朱立伦,成为此次国民党主席选举的最大“黑马”。
分析人士认为,原本被视为“陪练”的张亚中之所以能异军突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对民进党的强硬姿态,包括痛批蔡英文和李登辉,承诺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缔结“和平协议”,等等。台湾国民党现有大约38万名党员,其中70%是超过65岁的老“深蓝”,这些人都是张亚中的忠实拥趸。不过,朱立伦的支持率也有将近30%,与张亚中的支持率相差不大,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除了张亚中和朱立伦,此次选举候选人还有现任国民党主席江启臣和前国民党“立法委员”卓伯源。值得注意的是,这四位候选人发表竞选主张时,无一例外地谈到了两岸关系和“九二共识”。
国民党重提“九二共识”值得关注和重视
早在今年2月宣布参选之初,张亚中就公开承诺,如果有机会担任国民党主席,他将以孙中山思想重新引领国民党,并提出使两岸走向和平的具体方案。他批评民进党与大陆敌对,炮制“反中仇中抗中等于爱台”、“我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等“去中国化”表述,让两岸关系日益紧张。他表示,他有信心成为化解两岸敌意的“武统暂停键”。
另外三位候选人也纷纷提及“九二共识”。朱立伦提到,只有坚持“九二共识”才能实现两岸和平,让台湾民众过上好日子。江启臣表示,和平、稳定、互惠的两岸关系是“台湾前途的命脉”,“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相处的关键。他主张国民党回归马英九时代对“九二共识”的“三不”原则。卓伯源认为,“九二共识”让台湾坐收“和平红利”,同时获得“国际能见度”;只有回到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识”,才能续写两岸的共存共荣。
“九二共识”是台湾国民党党政党纲的重要基础,国民党对“九二共识”的阐释向来为大陆和岛内所关注。南开大学台湾政治研究中心黄清贤主任认为,国民党在所谓“蓝绿阵营”对立中,还是代表“蓝营”的主要政治势力。四位主席候选人竞选政见不敢离开“九二共识”,是当前两岸关系“悲观中的乐观成分”,值得关注和重视。
国民党为何从“蓝”变“绿”
曾几何时,有关两岸关系的立场是区分以国民党为代表的“蓝营”、以民进党为代表的“绿营”的重要分界线。2016年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下台后,舆论认为,国民党在理念和实际操作层面都有向民进党靠拢的趋势。特别是2020年1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后,国民党籍的候选人韩国瑜败选,国民党在“立法院”也没有争取到过半席位,“蓝营”势力在台湾政坛逐渐式微,与大陆的互动也跌至冰点。
导致“蓝营”变“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两岸关系曾经是国民党的长项,但近年来,民进党长期攻击抹黑“九二共识”,在数次选举中屡屡给国民党贴上“亲中”“卖台”标签,原本有利于国民党的选情便急转直下。两岸之间的任何突发事件,都会成为“台独”分子攻击“九二共识”的借口,导致台湾民众对“九二共识”的误解渐深。而在国民党内部,年轻世代也不像上一代那样执着于“九二共识”。据《联合报》分析,在民进党咄咄逼人的攻势下,年轻的国民党党员为寻求出路,也希望国民党对两岸关系政策作出改变。
2020年3月,48岁的台湾国民党“中生代”江启臣在主席选举中胜出,成为继蒋介石之后最年轻的国民党主席。上台后,他对两岸政策进行了“微调”,开始淡化“九二共识”,不再与大陆合作。此外,国民党在政治议事中也不再充当两岸关系的“刹车片”,不但不阻挠民进党提出的“反中”议案,某些政客甚至还会提出与美国“复交”这样的激进议题。2020年6月,中国国民党改革委员会发布“基于中华民国《宪法》”的“新九二共识”,强调两岸交往必须以“中华民国”为基础,在大陆引起轩然大波。此外,“新九二共识”中的“拒绝一国两制”“台湾安全优先”等论述,已经越来越与民进党趋同。难怪外界调侃说,国民党已经变成了对民进党亦步亦趋的“小绿”。
为何又从“绿”转“蓝”?
那么,这次参加国民党主席选举的四位候选人,为何纷纷重谈“九二共识”?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民进党抗疫不力,令岛内民众大为不满。过去几个月里,民进党的支持率下降了15%,支持者数量少了300万。不过,国民党并没有从民进党的损失中得到好处,民进党流失的支持者大多投向了从国民党分化出来的民众党,而该党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蓝”“绿”属性。这令国民党逐渐意识到,效仿民进党不但不能收获民心,反而动摇了国民党的“治党根基”,在对选票的渴望中丢失了“党魂党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主任张华认为,国民党候选人重谈“九二共识”,有几个原因。
一是,当前台海局势紧张复杂,国民党内部一致认为,当前的局面不可持续。
二是,要回归和平,就必须回到“九二共识”这条道路上。因为“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
三是,国民党在处理两岸关系上有着其他台湾政党无可比拟的优势,曾经靠“九二共识”在数次选举中大获全胜。同时,不能把最近某次选举的失败归结于对“九二共识”的坚持。
在两岸关系上不能跟着民进党走,不能把国民党变成另一个“民进党”,这是四位候选人之间的一致共识。
不过,张华也提出了他的疑问。四位候选人虽然都拥护“九二共识”,但究竟是真心认同“九二共识”,还是迫于形势所需?比如,是出于竞选中的从众心态,还是为了争取国民党内部“深蓝”的支持?另外,这几位候选人的表态各不相同,是不是打了“埋伏”,将来会不会兑现承诺?此次选举是“蓝营”内部选举,候选人上台后能不能在面对其他政治势力的情况下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张华认为还有待观察。
两岸时事评论员毕殿龙认为,在对“九二共识”的论述中,只有张亚中指出了问题,并提出了具体方法。张亚中总结了国民党的“病症”:“国民党对民进党‘去中国化’文化缺少足够敏感和有效应对,让民进党自行霸占‘谁才是台湾人’的诠释权和‘谁爱台湾’的话语权。通过一系列操作,民进党让民众不敢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营造了只要‘亲中’必定‘卖台’的氛围。”张亚中认为,国民党缺乏意识形态的经营主动性,导致“软骨病”缠身;国民党内部迷信权力,唯唯诺诺,最终丧失话语权。
毕殿龙指出,国民党只有将自己的理念和台湾民众的根本利益完美地契合在一起,营造“亲中”而不会“卖台”的共识,才是阻止民进党霸占台湾政坛话语权的有效方针。
国台办发言人多次强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事实。台湾是全中国人民的台湾,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全中国人民决定。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台湾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复兴。我们将继续团结广大台湾同胞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9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