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情况可能威胁生命安全”“有的农田不得不抛荒”“有的办法不得当,越防越多”……
红火蚁原产南美洲,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险入侵物种之一,短短10多年时间已传播至我国12个省份。不久前,农业农村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发文“阻截防控红火蚁”,但其防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1
小蚂蚁,伤害大
自2004年于广东吴川市传入后,红火蚁发生范围逐渐扩大,在一些地方甚至不断威胁群众生命安全。一些受到红火蚁叮咬的采访对象反映,被红火蚁叮咬后,有火灼伤般的疼痛感,过敏体质的人危害更严重。
在云南省昆明市拍摄的红火蚁 江文耀 摄
半月谈记者此前也被红火蚁叮咬过。虽然红火蚁个头小,可攻击性很强,钳住皮肉就不放。咬伤后伤口有红点,很痒,几天后会有脓包,一星期后才能痊愈。
红火蚁的危害远不止这些。研究红火蚁超过10年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齐国君说,一些地方红火蚁泛滥,已经严重威胁农林业、畜牧业、公共设施及生态环境,影响旅游业、国际贸易等。
据农业农村部今年初的监测数据,红火蚁已传播至12个省份435个县(市、区),尤其近5年来新增红火蚁发生县级行政区191个。
2
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面对不断严峻的红火蚁扩散态势,全国积极防控。不久前,农业农村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红火蚁阻截防控工作的通知》。广东已将红火蚁防控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并制定了考核评分细则。其他遭入侵省份也在积极开展红火蚁防控、灭杀工作。
尽管各地积极防控红火蚁,但形势依然严峻。各地普遍反映,多种传播途径是红火蚁难以防控的重要原因之一。红火蚁的传播扩散途径包括人为传播和自然传播。人为传播主要是大型工程、城市绿化带建设,废土和带土花卉苗木的调运;自然扩散主要是红火蚁婚飞和随水流扩散。
除了红火蚁本身繁殖能力强外,群众防控方式普遍出现偏差。一些地方的群众防治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引,采取的措施可能造成越防越多的后果。半月谈记者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不少地方老百姓采用火烧蚁巢、汽油烧蚁巢、炮仗炸蚁巢、对蚁巢用喷雾器喷药等方式灭杀红火蚁。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吕利华、齐国君等专家认为,红火蚁是社会性昆虫,杀死蚁巢深处的蚁后才是防治红火蚁的关键。“错误的防治方法,不仅难以彻底根除红火蚁,而且极易引起人为分巢扩散,导致出现红火蚁蚁巢越防越多的现象。”齐国君说。
3
科学防控,不断提高防控效果
针对当前的防控形势,该如何科学防控?
首先要能识别出红火蚁。“网上宣传的红火蚁图片,很多是室内拍摄出来的,生物特征看起来明显,但与现实中肉眼看到的完全不同。”吕利华说,红火蚁的典型特征在于红火蚁具有多态性,一个蚁巢的红火蚁大小不一,有大有小。蚁巢在地面隆起土堆状蚁丘,内部呈蜂窝状结构。
当前我国红火蚁侵害仍呈扩散态势,发生面积还在不断扩大。业内专家表示,目前能做的就是减缓扩散速度,控制发生范围,降低发生程度。建议有关部门和地区要结合实际,在红火蚁扩散关键时期之前做好防控。
一些植保部门工作人员还反映,一些地方负责有害生物管理工作的岗位往往只有一两个人,精力有限,且很多并非专业人士,无法有效开展监测调查、技术宣传、示范推广、开展防控等工作。他们建议切实加强基层专业防控力量。
半月谈记者:李雄鹰 王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