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艺人吴亦凡因涉嫌强奸被刑拘。就在诸多品牌纷纷严肃处理,与吴亦凡解约之际,一汽车企业的品牌工作群却琢磨起怎么反其道而行之,“逆势”请吴亦凡做代言人。
图片来源:网传截图
据网传截图显示,在一个名为“【哪吒】品牌中心管理群”的微信群内,一位名为“彭钢”的群成员提议,“是不是给吴亦凡一个机会,官宣请他做代言人?”他还说道:“这事五分钟出圈”,“大不了,回头官方道歉开除相关人员。”
这位群成员也许不会想到,自己最终便成了那个被解雇的“相关人员”。8月3日深夜,哪吒汽车在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称,在品牌工作群讨论内容时,公司个别员工提议请吴亦凡做代言人的相关言论严重挑战社会价值观,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决定立刻开除市场负责人彭钢,群里所有发表不当言论的人员同时开除。
社交媒体时代,市场营销部门固然要对社会热点事件保持关注,业绩压力下,往往也没办法太过佛系。如果还想让企业“出圈”,更是要具备足够的网感,懂得“出其不意”“脑洞大开”等传播招数。然而,任何营销创意都是有边界的,最起码要对法律保持敬畏之心,不能违背基本的公序良俗。
聊天截图中,“彭钢”称请吴亦凡代言是告诉大家“坏人也需要机会”“哪吒精神就是要给所有人重新做人的机会”,这些“神逻辑”无疑挑战着公众的基本常识。如果说这是一时的“脑洞大开”想想罢了,似乎也不会导致严重后果,但作为一种品牌推广策略,却必须要考虑公众的感受和社会责任。至于“大不了道歉”之类的戏码,显然是不顾底线蹭热点,为了流量无下限炒作。
与平时个人闲聊“吃瓜”不同的是,作为一种严肃的职务行为,在工作群中进行营销策划,就应当符合自身的职业身份,考虑到策划背后的价值取向及其展现的企业形象。众所周知,形象代言人是品牌的门面,人们可以通过评判代言人的风格、知名度、形象、品行等,产生对某种品牌的情感移植。可是在一些信奉流量为王的策划者眼中,似乎只有“出圈”“出名”等单一考量,为此不惜违背道德、法律等标准。
殊不知,在品牌知名度之外,还有至关重要的美誉度。这种试图“不走寻常路”的选择,即便让所在企业红了,也只能是贻害无穷的黑红。对选用涉嫌强奸的艺人做代言人的企业,公众绝不会理解为“重新做人的哪吒精神”,只会产生企业将法律底线娱乐化、轻浮化以及不尊重女性的不良印象。即便营销者只是想借此“虚晃一枪”,蹭一下吴亦凡的热度,也只会给公众留下“不靠谱”“没下线”等品牌印象。
好在,这一并不恰当的营销“创意”只是处于酝酿阶段,哪吒汽车的严肃处理结果,也显示了企业绝不纵容恶意炒作的态度。对于一味想博眼球的从业者来说,此事不失为一种提醒:热度不能乱蹭,营销也不应低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