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家庭户均规模为2.62人,从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至今,家庭户规模越来越小。专家认为,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与人口流动、住房条件改善和生育率等因素都有关系,要进一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满足“小家庭”在养老、照护等方面的需求。
中国家庭户平均规模降至不足三人
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回顾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家庭户规模呈持续下降态势:从1982年的4.41人、1990年的3.96人、2000年的3.44人、2010年的3.10人到2020年的2.62人,中国家庭户平均规模已降至3人以下。
国家统计局局长 宁吉喆: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生育率下降 家庭子女数量减少
分析指出,近年来,城市落户政策不断放宽、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为年轻人在城市安居乐业创造了条件。特别是随着大城市落户条件放宽,大学生毕业起薪不断提高,年轻人到大城市购房、成家的环境正在改善,家庭观念也相应转变。此外,生育率下降使得家庭子女数量减少,也是家庭户规模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专家认为,长期施行的普遍一孩政策压缩了家庭中孩子的数量,减少了家庭人口规模。
专家:家庭规模小型化趋势将持续
尽管家庭户规模在缩小,但家庭户数量在快速增长。专家认为,这反映了立户水平的提高,与中国现代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密不可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开启的住房制度改革,使更多中国人拥有自己的住房,不必再拥挤在一个屋檐下;与此同时,日益普遍的迁移流动也使原本居于一户的家庭成员分散多处。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文,明确要求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着力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专家分析,随着城市落户限制的继续松动,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未来人口流动有可能进一步加快,持续推动家庭规模的小型化。这也要求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满足家庭小型化后在养老、照护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