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对“5·12”的集体记忆,悲痛中闪耀人性光芒

发稿时间:2021-05-12 20:39: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杨鑫宇 中国青年网

  又是一年“5·12”,和往年一样,网上铺天盖地都是众人的回忆与纪念。13年前,汶川一震,夺去了数万同胞的生命,也留下了几十万伤者和满目疮痍的城市乡村。对每一个曾经亲历那段时光的国人而言,这场无情的天灾,无疑都是一份刻骨铭心、令人永远无法忘怀的特殊体验。然而,也正是这段充满伤痛的集体回忆,在此后每一年的“5·12”来临之际,年复一年地激励着生者,闪耀着团结、勇敢和善良的无限光芒。

  不论过去多久,地震给国家和社会留下的伤痕都永远无法被抹去。当我们站在今天,回首往事时,依然会为逝去的一切黯然神伤。因此,有人或许会疑惑:为什么明明是消极的回忆,却能给予我们积极的力量?在这种疑惑背后,其实是一个更加本质的问题:一个国家的人民对灾难的集体记忆,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也只有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5·12”和其他灾难的纪念价值,从而在奋勇前行的道路上更有力量。 

  2008年,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曾在北川中学一间临时教室的黑板上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大字,给全体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乍看上去,这句话并不是很好理解,灾难夺去了那么多令人珍视的东西,怎么可能帮助我们“兴邦”?然而,只要了解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我们便不难明白:所谓“多难兴邦”,赞美的从来不是灾难,而是国家与个人在逆境中激发出来的精神力量。

  古往今来,谁也不希望灾难降临在自己头上。然而,现实中,灾难还是可能会在我们意想不到的时刻突然发生。当一个国家遭遇灾难时,其国民往往会迸发出惊人的勇气、毅力和善意,勠力同心,共同抵御灾难侵袭、救助受难同胞、为社会重建出力。灾难结束后,这种由危机激发出来的品质越是能够得到长久留存,便越能让一个国家保持团结,使其人民具备高洁的品性。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道理,才有了这句意义深远的“多难兴邦”。 

  在对灾难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普通人可以做到多么勇敢——他们可以为了挽救素不相识的人,远赴千里之外的致命险境;也可以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奋不顾身,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对灾难的回忆中,我们也看到了普通人可以做到多么坚毅——他们可以在暗无天日的废墟下,靠着彼此鼓励创造生命的奇迹;也可以在危难之际坚守岗位,守护更多人的平安。在对灾难的回忆中,我们更看到了普通人可以做到多么善良——在当时尚不成熟的网络空间里,千千万万名普通用户参与“生命接力”,为救灾工作传递了大量重要信息;与此同时,网民们也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和精力投向了对灾区人民的帮助中。 

  这种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的场景,对亲身参与其中的人而言,是难以忘怀的经历,而对当时心智尚不成熟、旁观全程的未成年人而言,这也是一场独特的“成人礼”。每过一年,那段时光都在离我们一点一点远去,但是,通过纪念与缅怀,我们可以尽可能长久地把当时感受到的东西留存下来,让普通人心中的团结、勇气和善意再度被唤醒。永远铭记这些留存于记忆中的精神,既是对死难同胞最好的告慰,也是为了让我们走向更好的未来。

原标题:对“5·12”的集体记忆,悲痛中闪耀人性光芒
责任编辑:纪佳琦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