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杜江茜李佳雨王祥龙王攀
立夏之后,德阳什邡,这个川西小城的生活和缓如水。最近,当地人都兴奋地议论着同一件事,电影《一百零八》即将上映,这是根据发生在这里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来。
——这是所有人心中从未忘怀的存在。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让什邡成为极重灾区之一。城中的千年古寺罗汉寺,第一时间接纳损毁的什邡市妇幼保健院——寺内搭建起临时产房,孕妇们紧急转移避难。惊魂未定的她们在这里生产、坐月子……晨钟暮鼓之间,共有108名“地震宝宝”在寺内平安出生,人们欢喜地叫他们“罗汉娃”。“见死不救才是最大的忌讳。”昔日,罗汉寺住持素全法师的一句话,在那场举国悲恸的灾难中,诠释了慈悲。
如今,罗汉寺内,清净庄严,香火鼎盛。在这里出生的108个孩子和他们的家人一起,在走出罗汉寺的那一刻,如同水滴入海,汇入城中,回到生活。
地震发生13年后,“罗汉娃”们都已长大,震中大爱,几乎与这座城市的重建,同步成为人们记忆中最柔软的部分。
成长的“纠结”
即将13岁的“罗汉娃”们有了自己的小小“纠结”,对于他们而言,生于地震,长在爱中,自我意识的第一课,就是怎么才是正确地面对那极不平常的出生。
5月7日晚上,中学生姜雨辰婉拒了记者采访。这个即将迎来13岁生日的小小少年,通过母亲转达了感谢和歉意,感谢的是每年对“罗汉娃”的关注,歉意的是他决定遵从内心的选择。“作为一名学生,他更希望自己是因为学业优异或品德良好而被关注。”姜雨辰的母亲张国凤总觉得,13年太快,仿佛昨日,那个在罗汉寺简易帐篷中剖腹生下的孩子,转眼间就已经能自己作出决定,像小大人一样清楚阐述缘由。
同一时间,姜雨辰的同校邻班同学,49号“罗汉娃”阳成宇要在5月10日进行国旗下演讲,老师给他定的主题与“5·12”汶川特大地震有关,母亲黄文锦建议他讲自己的出生故事。对此,阳成宇说:“我觉得我们关注的格局可以再大点。”但在私下,他告诉好朋友,“我不想让自己在人群中显得那么特殊。”
似乎,从襁褓稚子,到近志学之年,即将13岁的“罗汉娃”们有了自己的小小“纠结”,对于他们而言,生于地震,长在爱中,自我意识的第一课,就是怎么才是正确地面对那极不平常的出生。
其实,“罗汉娃”们对镜头并不陌生。
从小到大,他们被各种镜头记录过。周岁那场盛大的集体生日会上,他们是抓周抓到毛笔和零食的小胖宝宝;也是5岁时对着镜头说着“我是几号‘罗汉娃’”的小朋友;到了10岁,他们会因为看天上的星星而被石头绊倒摔到脸……
“孩子10岁以后,我们就开始减少他参加活动和接受采访的频率。”5月的前10天,张国凤就已经婉拒了两个媒体的邀请,她觉得,虽然外面的世界是闪闪发亮的,但在自己的世界里努力,才能更加踏实。
龙莎莎的儿子傅梓航是受到关注最多的“罗汉娃”之一,机缘巧合下,他被明星吴京认作干儿子。现在,他像个“小大人”一样,不会主动向别人提及此事,但另一方面,当听到好朋友议论电影《一百零八》时,又忍不住说出来。后来,龙莎莎听着儿子讲起这件事,不动声色观察着,眼前的少年注意力全在电视里,语气也是漫不经心的,她觉得可以放心了,“孩子不会因为自己是‘罗汉娃’而虚荣或者有优越感。”
震后的记忆
当夜,大风大雨,黑暗中,婴儿有力的哭声让身处余震中的人们都笑了。这个“地震宝宝”的名字是素全法师取的,其中“震雯”的“雯”,是“汶川”的“汶”的谐音。
“妈妈,为什么我的生日那么不一样,会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过?”在黄文锦印象里,这是儿子第一次问到关于“罗汉娃”的问题。于是,她向孩子完整讲述了当年在罗汉寺临时帐篷里生产的经历。为了让孩子对地震有一个概念,他们全家专门去了一趟什邡穿心店地震遗址。彼时,在残垣断壁的水泥丛中,已有绿意冒出,苍凉坚韧。
在黄文锦的印象中,最初听说自己在寺庙里出生的故事后,阳成宇还很兴奋,惊呼自己有107个兄弟姐妹,但看到地震遗址后,他抽抽噎噎哭得特别伤心。直到现在,阳成宇还能回忆起幼时见到这一切的震撼,“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觉得妈妈很辛苦。”
对于“罗汉娃”而言,知晓自己出生的故事,使他们大多数人对于“感恩”“爱”这些词汇,有了人生最初的理解。
在罗汉寺后院,立了一块“一百零八罗汉娃诞生地碑记”,上面按出生顺序刻下了“罗汉娃”的姓名,9列12行,正好108个。其中,名字里含“震”字的有7个。
第一个出生的孩子叫“震雯”,生于2008年5月13日早晨7时36分,时任什邡市妇幼保健院预防保健科科长的翟秋蓉拍下了这特别的一幕:在罗汉寺内东侧茶园的一间禅房内,三张正方形禅桌拼在一起,构成简易手术台;一根粗糙且凹凸不平的木杆,就是输液架;术中,一名医务人员全程手持电筒照明。
当夜,大风大雨,黑暗中,婴儿有力的哭声让身处余震中的人们都笑了。这个“地震宝宝”的名字是素全法师取的,其中“震雯”的“雯”,是“汶川”的“汶”的谐音。
“还有些用的不是‘震’这个字,可能是‘振’‘镇’‘贞’,还有两三个孩子因为其他原因改了名字。”张国凤的儿子本来叫姜震,后来把“震”拆开,叫做“雨辰”,姜雨辰的小名是‘棚棚’,因为是在简易的棚里出生。“我们希望孩子记住出生时的不易,知道感恩。”她说。
2018年,震后十年,翟秋蓉在“l08罗汉娃”的微信群里发出倡议,让大家都来写下自己的地震记忆。本意是为筹备中的电影搜集素材,但收到的回复却让她每次读起都会红了眼眶,“所有人都记得。”
“家人”的帮助
13年间,孩子们一起度过了一周岁、两周岁、三周岁、五周岁和十周岁生日。最初危难中因为爱和理解而种下的种子,正在成长为参天大树。
震后重振山河路,当“罗汉娃”的父母们抱着他们走出罗汉寺,他们所要面对的,依旧是灾后的重新出发。而唯一不同的是,这一段奇妙的缘分,让这108户家庭成为了一个大集体。
热心肠的龙莎莎是“108罗汉娃”微信群的群主,从最初政府组织“罗汉娃”们一起过周岁生日开始,13年间,孩子们一起度过了一周岁、两周岁、三周岁、五周岁和十周岁生日。慈悲喜舍,空门不空,最初危难中因为爱和理解而种下的种子,正在成长为参天大树。
2009年,震后第二年,“罗汉娃”们收到一笔汇款,这笔钱成为了“108成长基金”,用于帮助有困难的“罗汉娃”。就在那一年,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轩受到资助,在川大华西医院完成手术。“我现在挺健康的,也能上体育课。”长大后的小轩是个眉眼秀气、个性腼腆的女孩。她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岁零八个月时,她就被抱到了外公外婆家。小时候,两位老人轮流每天骑着三轮车,载着孩子,穿过田野,走过村庄,接送她去学校。
刚刚懂事时,小轩得知自己动过手术后十分恐惧。有段时间,她总是一遍遍问妈妈,“我会不会死?”后来,她上网查了资料,安下心来。她说:“我以后想当医生,因为我的命是医生和很多好心人救的,我也要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
如今,小轩平时住在学校,到周末放假时,外公仍会骑着那辆三轮车在校门口等她。和小时候一样,小轩坐上外公的三轮车,祖孙两人随意说着什么,慢悠悠回到那个屋前有着大片麦田,屋里有个小院子的家中,她的欢乐,从来不少。“小轩之后,那笔钱一直没动过。”作为志愿者,龙莎莎觉得这是好事,证明“罗汉娃”们在健康长大。直到震后第10年,有一位“罗汉娃”患上肾病,父母在线上众筹,大家商量后,在统计了另外几位家庭困难的“罗汉娃”后,将剩下的钱一次性分给了他们。
最好的季节
在黄文锦的手机里,记录着儿子从小参加公益活动的照片。去敬老院陪老人时,阳成宇会站上台来一段演讲;社区免费为困难群众理发时,他就是打下手的“小伙计”……
如今,善意浇灌下的花朵,正在努力绽放。
在黄文锦的手机里,记录着儿子从小参加公益活动的照片。去敬老院陪老人时,阳成宇会站上台来一段演讲;社区免费为困难群众理发时,他就是打下手的“小伙计”;当要治理城市环境时,他会垫着脚用力去铲路边的“牛皮癣”广告,也会在河边拾捡垃圾……“看着敬老院的老人孤零零住着,我就想去陪陪他们。”小时候,阳成宇想做科学家,现在他觉得做一名主持人也挺好,能为大家带去欢乐。
姜雨辰在知道了自己的出生故事后,颇有“大哥”精神,觉得每一个“罗汉娃”都是他的弟弟妹妹,要照顾好他们。“他总说,自己是第三个出生,前面两个都是姐姐,那他就是最大的哥哥。”张国凤说。
这位热心的“罗汉娃”大哥哥,小时候想当解放军。现在,这个理想更加具象,他想考上电子科技大学,未来在科技强国中,尽一份绵薄之力。
因为住得比较近,几位“罗汉娃”妈妈的交流相对较多,但说起13年来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她们首先想到的却都不是地震。
在龙莎莎的记忆中,2009年初夏,“罗汉娃”们周岁生日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很多爱心人士聚到了一起。其中,一对衣着特别简朴的老夫妻给每位“罗汉娃”都发了一个红包,笑眯眯地祝福宝宝们健康长大。“他们看上去也不富裕,但是真的就像是孩子们的亲长辈一样。”她说。
这个在暴雨中完成生产的“罗汉娃”母亲,当时就红了眼眶。
对于张国凤而言,每年的农历新年,她都会带着全家人去罗汉寺拜一拜。这时,总会碰见什邡市妇幼保健院的医务人员和别的“罗汉娃”妈妈,大家相视一笑,共同向这方曾庇护自己的地方,和那些帮助自己的人,表达心中感谢。
5月10日一早,“罗汉娃”阳成宇穿上校服,出发去学校,马上就要演讲了。最终,他还是在演讲稿的开头写道:“从小,我就听家里大人告诉我,我出生在地震后,在很多人的帮助下……”
——这天,什邡天气晴好,朝阳缓缓升起,城市逐渐苏醒,正是这个小城最好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