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4月26日电 题:忙碌的新农人——祖国各地春耕扫描
新华社记者王春雨、王建、杨喆
谷雨种大田。
从洞庭湖畔到东北大地,从华北平原到河套平原,田野上一片繁忙景象。以新科技、新理念武装起来的新农人,正播下丰收的新希望。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保障粮食安全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意义重大。眼下,一幅幅春耕美景正在大江南北徐徐织就,展露出中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障粮食安全的“硬核”力量。
播下好种子 丰收有底气
“只有选择好种子,丰收才能有底气。”种了大半辈子地,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秦家镇水稻种植大户崔明认准一个理儿:好种子才出好稻米。这几年老崔经过对比,选择的品种是“绥粳18”。
这是一个长粒水稻品种,产出的水稻,煮成米饭后嚼劲足,有香味。“不仅品质优,还抗倒伏、产量高。”望着育秧大棚内绿油油的秧苗,老崔说,去年种了100多亩这个品种,每亩产量达1200斤。
而在10多年前,老崔所处的积温带,缺少水稻主栽品种。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品质育种研究所所长聂守军带领团队经过多年努力,育出“绥粳18”。如今这个品种,成为黑龙江第二、三积温带主栽品种。
一粒种子,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安全。
在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上社村千亩稻田,阡陌纵横,刚种下不久的早稻在微风的吹拂下,生机盎然。连片稻田中,可以看到一个个白色小牌子,标注着不同品种:陵两优171、垦优1683……
这是兴国县农业农村局种子站水稻品种示范田。长冈乡种粮大户许道军是参观示范田的常客,他说:“种子好不好,看示范效果就知道,我们结合实际效果优中选优,为稳产丰产打下基础。”
一场春雨过后,在河北省秦皇岛北戴河新区水沿庄村的千亩稻田里,秧苗在微风里舒展着“筋骨”。“我们种的品种是‘津原89’,不仅产量高,而且不爱生病、抗倒伏。”种植户秦然说,这个品种亩产能达到1500斤左右,增产大约15%,每亩地增收二三百元。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大豆产区。近年来,国产大豆新品种选育获得较大发展,高产品种不断出现。在黑龙江田友种业有限公司,大豆种子“黑农84”被装上车,发往农户手里。
“黑农84”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据该研究所研究员栾晓燕介绍,该品种从2017年至2020年连续四年大面积生产示范,平均亩产超过500斤,平均蛋白质含量42.58%,近三年推广面积超过500万亩。
打好种业翻身仗,自主创新是关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为粮食连年丰收提供了关键支撑。
用上新技术 种地更“新潮”
人拉肩扛的传统农业,随着物联网、北斗等一大批高科技的推广使用,正悄然发生变化,省时省力、自动化、智能化正成为新潮流。
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东兴乡勤俭村,农民许洪阳正和家人忙着水稻育秧工作。在一栋育秧大棚里,许洪阳按下遥控器,轨道上的自动育秧播种机开始工作,在秧盘上撒下种子,然后自动覆土。
“这个新技术可是帮了大忙。”许洪阳一边操作一边对记者说,以前育秧播种用小推车,人工撒种,需要6个人配合,不仅效率低,撒种还不均匀,影响出苗率,今年引进了自动育秧播种机后,只需2个人,效率提升两三倍。
今年北大荒集团红卫农场有限公司推广了育秧新技术——叠盘暗室育秧技术。“这项技术要求暗室恒温恒湿,温度在30摄氏度至32摄氏度,经过48小时,水稻种子就出苗了,比常规育苗提前7天以上出苗。”公司农业科科长何培雄说。
红卫农场有限公司第九管理区的种植户李文生采用了叠盘暗室育秧技术,育秧大棚里秧苗已长成绿油油的一片。他说:“有了新技术,育出了壮秧苗,为今年丰收打下基础。”
春耕时节,在江西省南昌县塘南镇,旋耕机、插秧机、无人机等各种农用机械,在农机手熟练操作下,正在进行精细化作业,展现了一幅现代农耕图。
“以前都是人工喷药,背个小喷壶,喷洒不均匀。现在无人机通过卫星定位,提前编好飞行路线程序,农民坐在田埂上就能完成喷药了。”塘南镇协成村村民罗时国说。
田野里的新技术层出不穷,推动农民种地更新潮。
连日来,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苗二壕村的农田里,一台无人驾驶播种机沿着事先设定好的路线匀速前进,开展播种、铺膜作业。苗二壕村村民苗五子说,这种无人驾驶播种方式,不会出现过去的重复种、漏种现象,节省种子,保证了播种质量。
这台无人驾驶播种机由内蒙古禾兴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引进,通过应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进行科学精准播种。公司总经理白恩泽说,这种精准播种方式可以使每亩地出苗率提高10%、土地利用率提高10%、增产15%以上。
转变旧观念 “舌尖”更安全
不仅吃得饱,还要吃得好。粮食安全,更需要品质安全。随着一批新农人的涌现,各地加快转变种植观念,发展绿色生态优质农业。
过去盯产量,现在盯市场,优质稻越来越受农民青睐。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种粮大户刘进良过去很多年,都是按照老方法种地,追求产量,化肥农药用得多,每年辛辛苦苦,还是赚得少。
刘进良反思后,开始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每亩水稻一季施用8袋有机肥,还探索了“稻鸭共作”模式,减少化肥、农药投入,保证了稻米品质。连续多年施用有机肥后,他发现很划得来,“虽然每亩田的成本要多出1000多元,但收入却是以前的5倍。”
农业生产方式加快绿色转型。在江西省石城县高田镇新坪村,绿油油的早稻秧苗已插完。村干部陈明安带头种植双季稻,引领广大村民扩大粮食生产面积。高田镇还通过推广优质水稻种植、稻鱼养殖等绿色发展模式,提高粮食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从几亩地逐渐发展成1.5万亩,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文忠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国文忠,对农业发展的变化深有体会。他说,过去当地有句俗语,“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但是现在化肥上得越来越多,土壤板结、黑土地逐渐退化。
“现在大家绿色环保意识提高了,用有机肥的也越来越多,我这几年化肥用量至少减了30%。”国文忠说,近年来他还一改传统做法,使用保护性耕作,更有利于保护黑土地,提高粮食产量。
绿色是春耕的底色,人们抢抓农时,把希望播种在春天。
谷雨过后,地处河套大地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农场郁郁葱葱,村道两旁都是集中连片的麦田。沿着垄道观察小麦长势的种粮大户王如来说,过去种地追求大水大肥,如今追求控肥增效,在绿色优质上下功夫。
“现在我的耕地底肥用量减少10%、追肥用量减少30%、耗水量减少30%,土壤由板结变松软,土地质量越来越好、收入越来越高。”王如来说。
据临河区农牧局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樊秀荣介绍,临河区推行小麦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实现每亩耕地化肥用量减少10斤左右、农药用量减少20%左右,产量不减,助推了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参与记者:陈春园、李云平、周楠、郭雅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