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此次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特别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的内容。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与变革的源动力,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能否做好基础研究,事关创新中国的未来。
“经过多年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基础研究已经跨入由量到质、由点到面的全面提升新阶段。”丁奎岭说,目前仍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基础研究整体水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需要奋起追赶,不断提升基础研究水平。
他介绍,当前我国高质量国际论文数与高被引科学家人数均稳居全球第二,多个学科取得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为了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国务院和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在优化布局、激发活力、管理改革、环境营造方面取得诸多积极的成效,但是基础研究“遇冷”现象依然存在。
丁奎岭认为,当前我国基础研究领域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基础研究的投入仍需进一步加大。2020年我国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4426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为2.40%,与美国、日本等科技强国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基础研究经费1504亿元,占R&D的比重为6.16%,而发达国家基础研究投入占R&D比重达15%至20%,差距仍然较大。
二是科学研究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科技创新仍存在重视短期效益、淡化长期影响的浮躁心态,“短平快”的常规科学范式研究较多,引领性、颠覆性、原创性的重大科技成果产出不足。
三是基础研究的顶尖人才和团队比较匮乏。“高精尖”科技人才存在较大供给缺口,部分青年人才仍存在留不住、待不长等现象。
对此,丁奎岭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议加快推动“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为重大原始创新的“冷板凳”加热。因此,他建议:
一是增加“压舱石”,强化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建议未来10年将基础研究在全社会R&D的投入比例,从目前的6%增加至10%以上,加快实施基础研究重大专项。对于具有潜力的科研人员和基础研究项目,在增加经费投入的同时放宽经费使用年限,比如采取5年+5年的模式,促使更多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
二是打开“校正仪”,深化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在有条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试点,建立符合基础研究实际的评价体系。通过揭榜与自命题的方式,选定基础研究特区并给予特定支持,设定十年(或更长)期限,不考核一般论文成果,只关注研究价值和实施进展。进一步改善快出成果、多发论文、争评职称、抢高帽子的急功近利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