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刘贵芳:建议落实大学生村医制度

发稿时间:2021-03-14 05:44: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诗童)“现在乡村医生新老交替出现断层现象,几乎没有大学生愿意做乡村医生。”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广平县南阳堡镇乡村医生刘贵芳日前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视频专访时表示,乡村医生总体数量减少,技术能力下降,建议完善人才引进机制,落实大学生村医制度,实现一村一医(大学生村医),让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到了农村,能享受与大学生村官一样的待遇。

  刘贵芳和丈夫孙志宇都是南阳堡镇的乡村医生,30多年来,他们守护着附近几十个村子老百姓的健康,吃住工作都在村卫生室里,“没有节假日,没有饭点,分不清上下班时间,只要老百姓有需要,我们就在”。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河北部分农村暴发,乡村医生都在战疫一线,刘贵芳担负着镇里疫情防控的重任,“大医院的医生流调、消杀、排查,都各有一个专门的团队负责。而乡村医生,所有的工作都是一个人在干”。

  基层卫生室没有专门的隔离室,就在村里暂时盖了一个棚子,分诊台也临时搭在户外,刘贵芳每天穿着隔离衣,戴着手套和面罩坐诊,一坐就是一天。刘贵芳还利用村里的“大喇叭”、微信群向村民宣传防疫知识。

  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村民防范意识减弱,后来赶上春节,聚集性强了,流动性也高了。流调、排查工作因为乡村医生人手不足更显困难。

  疫情带来的考验,让刘贵芳进一步认识到稳定乡村医疗队伍、增强基层服务能力的重要性。“最大的问题还是要在平时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力度。”刘贵芳说,好多乡村医生年龄大了,没办法用电脑录入流调信息,防疫技术也很落后,“怎么穿隔离衣?怎么给患者接诊、收诊?怎么给村民做日常防护?这些知识都得懂。”

  刘贵芳建议,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有效落实大学生村医制度,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持续加强乡村医生队伍素质培训教育提升力度,提高他们的综合医疗素养和服务水平;加强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培训,以达到分级诊疗要求,确保小病不出村。

责任编辑:纪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