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乡村振兴与青年使命 | 四川屏山富荣镇三洞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三河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廖本兵:返乡青年的循环农业实践
发稿时间:2021-03-07 18:40:00 作者:华南 来源:中华儿女
廖本兵(右五)与村民议事
放弃大城市就业机会返乡创业,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富荣镇三洞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三河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廖本兵,对乡村和土地的热爱发自内心。
从20只种母兔养殖起步,到成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循环农业,在风风雨雨的探索中走过8年,他成为脱贫攻坚战中的青年排头兵,带动更多乡亲脱贫致富,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
回家乡是无需考虑的选择
小时候,廖本兵想考出去,离开家乡。真正离家求学,回家的念头却越发坚定起来。廖本兵的家乡三洞村,是四川省宜宾市唯一国家级贫困县屏山县下辖贫困村,地处四川南缘、宜宾西部,属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闭塞、产业不兴。泥巴路、茅草房,还有四周重重叠叠的青山,是廖本兵记忆中家乡的样子。“我们从小学到初中,村里都是泥路。冬天绵绵阴雨后,路上走不了车,车轮会陷到泥里。”
当时已有不少人外出打工,挣扎着逃离大山。廖本兵却没觉得家乡穷,也没有感到生活艰苦。但他也想离开家乡,到山外面看看。
2009年廖本兵高考后,进入滨州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学习。大四那年,他又到北京,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实习。离家越来越远,他却越来越渴望回归。次年大学毕业,廖本兵放弃留在北京继续深造的机会,毫不犹豫回到家乡四川宜宾富荣镇。“家乡虽然贫穷,区位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但这里有大城市不具备的青山绿水和淳朴的风土人情。落后并不代表没有机会,反而可能意味着更好的发展潜力。回乡发展是我一直以来的夙愿。”
返乡,廖本兵的母亲最初是反对的。廖本兵理解,“像我们这种贫困山区,考出个大学生不容易,大家都不想回来”。而在廖本兵内心深处,母亲也是他不远游的牵挂。“父亲去世早,舍不得母亲独自在老家。”
真回到家乡,生活现实地摆在面前。当地没有产业,他只能选择创业搞养殖。先是养土鸡,后又养羊,反反复复将近一年,母亲资助的3万块钱和他自己上学期间打工攒的钱都赔光,养殖场也不见起色,廖本兵一度认为自己坚持不下去了。不过,他发现闲时喂的20只母兔长得不错。“养殖种兔成本小,肉兔三个月出栏,资金周转快”,川渝地区原本就有吃兔肉的传统,消费需求旺盛,当地供应持续不足,廖本兵隐约看到一条路。
没有路时,隐约看到的前途似有无限光明。廖本兵本能奔着那条路跑,纵然荆棘密布,也不退缩。“小兔子出生最初几个小时最脆弱,有时会被母兔吃掉,或被挤到保温箱外面,宜宾的山区,冬季温度比较低,保温箱外面的小兔子很快会被冻死,”母兔生产时,廖本兵就守在养殖场,不时走动查看,常常一守几个小时。
也曾想过放弃。2015年,廖本兵又一次因为资金困难而陷入困境。“当时养殖规模不大,种兔200只左右,一年出栏几千只,收入二三十万,饲料成本占到70%多,算下来纯收入很有限”,廖本兵说,修建养殖场地很费钱,东拼西凑也不太够,“差一点关了养殖场,去城里找份工作”。
或许是内心那份自己都难以察觉的坚定与热爱挽留了他。廖本兵咬咬牙还是留下来,守着泥泞的山路、微弱到几乎没有的网络信号,“总觉得会好起来”。
路远比想象中遥远,却从未回头
廖本兵第一条微信朋友圈,是一张铺满阳光的石子路照片。他在配文中说:“路远比想象的遥远,却已回头太难”。那是2015年5月13日,他创业起步之际。
一年后,又是5月。一辆挖掘机在一片红土上奋力开垦,外人眼中的荒芜之地,是廖本兵的梦想之所,也是他当时转折的希望之处。世事多磨,熬白少年头。返乡青年廖本兵面临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缺技术、缺资金、缺经验……似乎看不到尽头。
廖本兵(主席台右二)主持召开三洞村工作例会
转机也同时到来。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屏山县精准识别78个贫困村,三洞村是其中之一。在脱贫攻坚中,“县上出台一个涉农资金整合政策,对符合要求的涉农项目予以支持,我的养殖场项目通过了审核,收到15万元补助”,廖本兵说,那真是雪中送炭。
作为扶持政策附加,廖本兵成立三河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从养殖场利润中捐出一定比例给村集体。他说,三河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照“专合社+村集体+贫困户”模式,通过贫困户贷资入股、村产业周转金部分入股的方式,与专合社签订股权协议,保底分红。
一个独自奋战的返乡创业青年,自此投身家乡脱贫攻坚战役,并走在前沿。
第一批8个村民加入专业合作社。年底,村民曾康富和爱人从打工的皮靴厂回来过年,听说廖本兵养兔子收入还不错,又萌生在家乡发展的念头,“加入合作社养兔,也可以照顾老人小孩”。那个春节,曾康富心里平添一份安稳。
“加入专业合作社后,他们给我提供许多帮助,比如帮我提供种兔,指导技术,提供饲料和药品,解决销售难题,资金周转困难时,还赊饲料给我”,曾康富原来独自养过山羊,没坚持下来,放弃后外出打工,“没有合作社的帮助,我可能又放弃养殖,出去打工了”。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之肉兔养殖处于低谷期,曾康富养种兔遇到些困难,“合作社积极建立网销途径,帮助解决了销售困难,一年纯收入3万元左右,保障一家人生活还是没有问题”。
加入专业合作社的不只是青年,村民薛秋荣老两口一直在家务农,一年到头也没什么收入,子女在外地打工。听说廖本兵养兔子收入不错,想着自己也喂一些换点油盐钱,主动联系想加入专业合作社。“原来我们只喂猪喂鸡,养好自己吃,基本上没销售,也没渠道销售。加入合作社后,都是他们帮忙联系销路,自己省了很多事情,也不太担心卖不出去。”老两口养的母兔并不多,只有二三十只,薛秋荣说,行情一个月能有个五六百元,两个人的生活没有多大问题。
有人来咨询专业合作社情况,廖本兵仔仔细细介绍。有人问他怎么养肉兔,廖本兵原原本本告诉,不藏着掖着,“我不怕大家都搞养殖,农业本来就是规模经济,大家一起搞,抗风险能力强,脱贫致富更快,那多好”!陆陆续续,富荣、鸭池两个乡镇100余户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社。
2017年3月,村委会改选,经过群众提名、投票选举,26岁的廖本兵被推选为屏山县三洞社区村委会主任。超过70%的得票率,像是表达了大家想要致富的心声。那一年,三洞村立下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硬化路面、贫困户建房……一项项硬任务压在廖本兵和村两委班子、驻村扶贫工作队肩上,“经常加班到夜里”。很多硬骨头要啃。对于廖本兵来说,那一年村里的工作,最难的是处理矛盾纠纷,“比如修路要占地,村民不理解,提出不合理要求”。原本性格内向的廖本兵,反复登门做工作。
为了更多人脱贫,他暂时顾不上自家的事。刚刚开工扩建的养殖场,他往往只有夜里才顾上抽空看一眼,“拖拖拉拉从早春建到晚秋,10月才完工”。看着海蓝色的养殖场天棚盖板一片片安装好,暴瘦一圈的廖本兵长吁一口气:“终于快完工了!”
自家事慢下来,村里脱贫却在加速。随着脱贫攻坚政策一项项陆续落实,三洞村悄然变化。路面硬化,从沙土路变成柏油路,越来越宽,“每个村民小组都通了硬化路,家家户户铺好入户便民路,”薛秋荣家住上新房子,养兔收入稳定。
廖本兵(中)与村民测量村集体用地
2017年底,三洞村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整村脱贫。2020年,廖本兵担任屏山县富荣镇三洞社区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发展循环农业,走绿水青山振兴路
成立近5年来,专业合作社从最初8人发展到现在100余户。廖本兵介绍,目前存栏种兔2000余只,2019年全年销售商品肉兔10万余只,年销售额400余万元,实现利润100余万元。
因发展产生的问题随之而来,“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锯末等有机废弃物料越来越多,外运不方便,就地处理污染环境”。廖本兵决心解决这个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脱贫之后更要做好生态环境建设”。
三洞村地处山区,平地稀少,2019年,廖本兵带领专业合作社投资50余万元,辗转在另外一个村流转一块平整土地,修建有机肥加工处理车间、租赁仓库,购置翻堆机、装载机等专业有机肥生产设备,对有机废料进行生产工艺处理后,生产有机肥。
一年多下来,廖本兵翻翻账本,看到2020年生产有机肥1500吨,实现销售收入150万元;通过对兔尿液、养殖废水进行厌氧集中处理后,用于浇灌中药材等作物面积80亩,既减少化肥施用量,又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一年节约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成本20万元。
2020年11月,廖本兵成立四川川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收集肉兔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兔粪,周边养殖场养殖产生的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锯末等有机废弃物料,通过发酵处理后用于养殖蚯蚓;蚯蚓粪有机肥用于中药材种植和销售给周边种植果蔬、花卉的农户。肉兔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厌氧发酵处理后用于浇灌中药材。“种养殖结合,走循环农业之路的心,更加坚定。”
也是2020年,宽带终于铺到三洞社区。“网络变快,一些在当地难以买到的养殖物料和生活用品可以网购”,廖本兵考虑已久的电商销售也终于启动。正在此时,团屏山县委、屏山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联盟也将电商培训送到身边,“可谓雪中送炭,真是解决大问题”。此后,电商培训一次次将新课程、新思路,其他创业伙伴的新想法,源源不断送到廖本兵身边,足不出村,廖本兵与电商前沿“零时差”。
返乡8年间,廖本兵跟村里不少年轻人说:“回家种地吧,农村有希望!”有人回来,耐不住寂寞和经济发展慢,又重回城市打工。廖本兵说,“靠劝是留不住人的,吸引青年返乡,还要靠吸引。”脱贫摘帽后,他底气更足了。
2020年底,从部队退伍后一直在外打工的徐强,也返乡加入专业合作社,跟着廖本兵搞养殖。“在外打工虽然收入不错,但与家人长期两地分离,就想回来在家乡自己做点事”。没搞过养殖的徐强,从修建场地开始学习,很辛苦,因为肉兔没出栏,暂时看不到收益,但他没动摇。“现在村里饮水、通信网络,还有产业发展都得到较大改善,慢慢会好起来。最高兴的还是自己能在家乡立足,与家人在一起,同时还能有比较体面的收入。我相信能实现。”
廖本兵(中)在四川省“天府杯”创业大赛上获奖
2月2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廖本兵第一时间逐字逐句研读,随即转发朋友圈。他写道:“民族要复兴,农业必振兴!”欣喜、期望之情跃然字间。
[ 本文刊于《中华儿女》杂志2021年第5-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