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老将”张业遂将第四次以全国人大大会发言人身份亮相
发稿时间:2021-03-04 10:11:00 作者:刁凡超 来源: 澎湃新闻
张业遂。 资料图
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消息,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于3月4日(星期四)21时40分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将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2018年,张业遂接棒傅莹成为全国人大大会发言人,今天将是他第四次在全国两会人大首场发布会上亮相。
“外交老将”接棒全国人大大会发言人
2018年3月4日上午11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新任发言人张业遂接棒傅莹首次亮相,成为全国人大大会设立发言人以来的第八位发言人。除此二人之外,先后担任过全国人大大会发言人的还有曾涛、姚广、周觉、曾建徽、姜恩柱、李肇星。
担任人大大会发言人,不仅要有娴熟的语言驾驭技能,更要对国家的内政外交了然于胸。公开资料显示,张业遂出生于1953年10月,湖北人,197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他一毕业就进入外交部,深耕外交领域四十余年,从外交部国际司到礼宾司再到部长助理、副部长,中途还曾任职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一秘、参赞,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
美国《华盛顿邮报》曾经援引联合国工作人员的评价:张业遂在联合国工作期间卓有成效地代表了中国的利益。
平易近人是张业遂给人留下的直观印象,镜头里的他总是笑眼盈盈。2018年全国两会,张业遂首次亮相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就赶上了一次换届大会,那次会议还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召开的重要会议。
首次记者会上,张业遂共计回答了11个问题,涉及人大立法监督工作、中美经贸谈判、外商投资法、朝美会晤、国防费、“一带一路”、个人信息安全以及人工智能等。面对中外记者的提问,张业遂均不疾不徐地予以回应。
澎湃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在近三年的全国两会人大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张业遂共计回答了来自中外记者的30个问题。其中,2018年、2019年均为11个问题,2020年因疫情防控要求,会程缩简,问答只保留了8个,但每个都极受关注。
面对刁钻提问简明扼要表明立场
在新闻发布会上,除了必答的人大立法监督工作外,作为每年全国两会人大新闻发布工作的首秀,发言人要面对来自外媒的刁钻提问。
2018年,外媒在提问时称,“中国向外输出的中国模式是要改变现有的国际秩序和规则”。张业遂立即表明中国的立场和态度:“中国坚持走自己的路,既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当然,如果有些国家对中国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感兴趣,我们愿意同他们讨论,同他们分享,但绝不会强加于人。”
他强调:在国际秩序问题上,我们不是要推倒重来,搞颠覆替代,而是要坚持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建设者。
有外媒提问时说“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地缘战略工具,张业遂当即回应:这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误解。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面对美国国会议员指责“中国政府对美国疫情扩散负有责任”的言论,张业遂毫不客气地回应:“毫无事实根据。这些言论严重违背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我们对这些议案坚决反对,将根据议案审议的情况,予以坚定地回应和反制。”
面对中外记者,张业遂向国际社会介绍说,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经过艰苦卓绝努力,付出巨大代价,有效控制了疫情,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国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世卫组织及相关国家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尽最大努力开展国际抗疫合作,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这些是事实,事实就是事实。我们绝不接受任何抹黑与攻击。”张业遂坚定地说。
担任过驻美国大使,面对2020中美关系矛盾凸显,双方在一系列问题上冲突加剧,包括新冠疫情、金融市场、台湾、香港以及贸易问题等,张业遂在解读中美关系特别是疫情之后的中美关系时,表达期望时也不乏强硬表态。他说:中国和美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发达国家和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经贸联系和人员往来十分密切,两国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历史充分表明,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合作抗疫、恢复经济是头等大事,维护国际经济金融市场稳定和全球供应链的开放、安全符合各方利益。
新闻发布会上,张业遂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举例说:“我的体会是,中美双方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