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26日电 题:为了牧民少走5公里山路,这个新疆民警造了一座桥
新华社记者张晓龙、路一凡
57岁的新疆裕民县察汗托海村村民库力木汗·巴依木汗的家建在一处高高的山坡,坡下山谷淌着一条10余米宽的河,河对岸是车站、商店和一座座牧民的砖房。
寒冬腊月,河面结了一层冰,透过冰面能看见淙淙流水。“幸好我们有桥。”库力木汗说,4年前,一座架在河上的铁桥,使她从家到河对岸距离由五六公里缩短到两三百米。
牵头造桥的人是牧区一名青年民警。2016年夏天,塔城边境管理支队察汗托海边境派出所民警帕尔哈提·艾合买提和妻子散步时遇见库力木汗满头大汗、正吃力地领着孙女到村口赶公共汽车。
如果库力木汗大妈能像年轻人那样踩着鹅卵石或破木板蹚水过河,她到车站的距离只有数百米。但长年转场放牧的她患有严重关节炎,不能涉水渡河,只能从家沿着山梁步行到3公里外的公路桥过河,之后再走3公里回到村口。
“修座小桥吧?”细心的妻子提议。帕尔哈提在村里工作近7年,作为边境派出所民警他常教大家预防诈骗、解决草场纠纷、寻找丢失牛羊、解救遇险车辆,但还没想过修桥。
帕尔哈提决心造桥。37岁的他毕业于师范大学体育专业,拥有出色的身体素质和熟练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交流能力,但从未造过桥。
夫妻俩估摸造桥需要花3000元,计划邀请懂电焊和木工的村干部艾林担任总工。热心的艾林欣然接受还不收报酬,但他要求预算提高到1.2万元。他交给帕尔哈提一份包括水泥、铁、木头等的采购清单。
帕尔哈提硬着头皮和妻子商量:“咱家车明年再买吧?”“没事,先把桥建上!”原来,夫妻俩刚存够4万多元,想买辆小轿车,方便妻子周末载着儿子从25公里外的县城开到山里的派出所团聚。
桥终于开工了,帕尔哈提和艾林却常常发现零配件不够,在县城的妻子只能一趟趟到建材市场补货,再找车给牧区发货。
过了1个月,当帕尔哈提带着15个民警、护边员、牧民把1吨多重的铁桥扛到河岸架桥时,发现桥的长度短了5米。业余的造桥团队在河水水位较低时测量河流跨度,却忘记夏季水位会因降雨增多而上涨,河面也会随之变宽。
帕尔哈提只好向远在吐鲁番市的母亲求助。铁桥长度加长5米,浩浩荡荡的队伍扛着铁桥再次来到河边。这一回,17米长、90厘米宽的铁桥横跨小河两岸,兴奋的人们在新桥上来来回回地走。
10天后,洪水冲毁了铁桥一侧桥墩,差点卷走整座铁桥。帕尔哈提认真查看现场发现,河右岸桥墩建在松软土河坝上,不够牢固,桥面离水面又太低。
他和艾林等人在河岸两侧各打下一个1.5米深的地基,再用焊接、水泥浇筑等法子,把铁桥牢牢固定在地基上。
桥终于造成了,帕尔哈提将它命名为“爱民团结桥”,还在岸边立下一块牌子,注明过桥注意事项:儿童不能单独过桥、洪水来时不能过桥等。
牧民四季转场,住在山坡上的人时多时少,数不清有多少人走过小铁桥。牧民感激帕尔哈提,原先只将他视为客人,现在却把他当亲人。在复杂的边境地区,牧民在他办案时帮忙寻找线索,得知他的妻儿进山时会热情招待。
去年,帕尔哈提告别工作11年的察汗托海、调到另一个边境派出所。离开时,他放心不下小铁桥:护栏铁丝网松了怎么办?桥边土坡冬天太陡太滑……
“村里会解决这些问题。”察汗托海村党支部书记叶先花说,村里会承接小铁桥维修加固工作,会在桥边土坡砌筑台阶方便群众上下,“让‘爱民团结桥’带给牧民的温暖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