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风车下的密枝社

发稿时间:2020-12-10 05:44: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方云峰 中国青年网

  2019年7月6日,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苏撒坡彝族村周边。自2015年起,当地陆续耸立起一个个巨大的风车,风电项目加快了这个寻甸县重点扶持贫困村脱贫的步伐,也见证着曾经封闭的彝族村落的变迁。

  2019年9月10日,寻甸县苏撒坡彝族村,风车下的密枝林。“密枝社”被彝族视作圣洁之地,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破坏,遇到通水、通路、祭山等大事时,村民会在林里聚餐庆贺。

2013年8月7日,寻甸县苏撒泼彝族村,村民站在树上观看立秋节的斗牛比赛。

2020年2月20日,寻甸县苏撒坡彝族村,村边公路上设置的疫情防控点。

  2016年6月2日,寻甸县苏撒坡彝族村,留守的一对姐妹。父母在外地打工,在乡上念初中的姐姐和在村小读书的妹妹周末才能见面。

  2018年7月22日,寻甸县苏撒坡彝族村,洋芋收获季节,收购商直接将卡车开到田边收购。洋芋、油菜籽等作物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得益于扶贫项目,耕地边都修建了公路。

  2018年5月2日,寻甸县苏撒坡彝族村,两家人互相帮忙建新房。政府扶贫期间启动了安居工程,将危房鉴定后统一拆除重建,给每户5.1万元补助。

  云南省寻甸县是我的家乡,这里的古树林中坐落着寻甸最大的彝族村落,名叫苏撒坡,彝语里称为“密枝社”,意为密枝神殿。过去几年来,我曾数百次来到这里。

  苏撒坡村位于云南省东北部的乌蒙山区,海拔2750米,山高谷深,土地零散、贫瘠,主要种植洋芋、苦荞、油菜等,此前一直处于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经济社会发展十分缓慢。苏撒坡村多年来都是寻甸县重点扶持的贫困村,随着扶贫力度的加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强势推进,这个彝族小村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8年5月,苏撒坡村全村通自来水,村民在一片古树林里举行庆祝仪式,我被安排前去拍摄。那是我第一次踏入这片古树林,全村人围坐在“神树”下,毕摩的古歌和参天的古树,全村人虔诚的表情和升腾在林间的香火相互交织……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他们的点点滴滴。

  我从小喜欢绘画、从初中就梦想当画家。进入寻甸县文化馆工作后,我被借调到县委宣传部拍照片。从2013年起,我开始拍摄名为《山那边是我家》的专题,拍摄区域覆盖寻甸、禄劝、东川等地。2019年,我主动申请成为一名扶贫驻村队员,协助村委会做扶贫工作的同时,拍照记录家乡村庄的变迁。

  在我的印象中,苏撒坡村最大的改变从2015年开始。这一年,苏撒坡村周围陆续耸立起一个个巨大的风车,远远望去犹如白色的森林,气势恢宏。当站在这些近80米高、叶轮直径68米的庞然大物脚下,听叶片扫风的声音在耳边呼啸而过,看叶片划过的阴影将头顶的天空遮蔽得忽明忽暗时,才算看清了这些大风车的模样。

  苏撒坡村周边这片白色的“森林”属于苏撒坡风电项目,总投资超4亿元。项目建设中,部分附属工程由村民承包施工,每座塔站间都修了道路,村民因此能开着车去地里干活,外地商贩也能直接把车开到地边,收购村民的洋芋。每到洋芋花盛开的时候,巨大的风机叶片在白色、紫色的花海中缓慢转动着,这样的景观也吸引了很多外地人前来打卡留念。

  随着风电项目建成,先进的风机和原始的劳作构成了一幅幅对比强烈的画面,这座封闭的彝族小村也渐渐融入现代化的浪潮,在艰难中逐渐走出贫困。像密枝林的古树一样,苏撒坡的村民在跌宕起伏的历史长河中表现出的坦荡与坚韧,动人心魄,令人肃然起敬。2016年,苏撒坡村有人口258户112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5户414人。2018年,村里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出列,通过了国家验收。

  方云峰 摄影写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风车下的密枝社
责任编辑:高秀木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