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2020年第六届“寻找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线下交流会举行

发稿时间:2020-12-01 07:1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陈茜 罗伊璠 中国青年网

  2月21日,白岩松在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中连线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邵新宇。

  “今年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团队怎么做、学校怎么做,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怎么体现时代特色,各个学校都贡献了自己独特的智慧!”回想起今年的暑期实践活动,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团委副书记陈星宇老师感触颇深。

  11月25日,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2020年第六届“寻找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线下交流会在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举行。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校的100多名实践团队代表,围绕“大学生暑期实践”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交流。

  从1997年起,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发文开展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如今,“三下乡”社会实践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已经成为当代青年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重要一课。

  据了解,这是中国青年报社连续第六年举办“寻找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活动,也是第一次从线上延伸到线下,举办面对面的主题交流会。

  “说实话,大家平常都在闷头拉车,能听听同行的心得经验特别难得。”一位来自河北高校的老师说。

  医学生发挥专业所长,聚焦疫情防控

  2月21日,白岩松在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中连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邵新宇。邵新宇表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华中科技大学10家附属医院均是定点医院,投入的医护人员约3.3万人,投入病床8900余张,管理方舱病床近6000张,是全国投入最多床位和医护人员的高校。”

  “老师们是最先迎接疫情的勇士,也是最后送走疫情的英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第一临床学院“讲好华中大抗疫故事”暑期社会实践队的一名队员有感而发,“我们感受到了献身医学的神圣使命,意识到医学生的价值所在,对未来更加充满使命感。”

  今年疫情来势汹汹,举国上下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对大学生来说,特别是医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显得尤为特殊。

  其实,自疫情暴发以来,全国许多地方纷纷尝试利用互联网信息化,采取线上咨询、远程会诊、健康码、通行证等措施,为有效控制疫情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据报道,东南大学就有114支社会实践团队围绕医疗信息化建设、智慧医疗建设,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此次荣获“最佳实践大学”荣誉的广东医科大学,更是发挥了专业所长。

  “我们充分考虑疫情的特殊情况,在全部队伍中加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传染病防治板块,将社会热点纳入实践内容,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广东医科大学团委书记陈婷表示,我们的实践团队结合专业优势,通过义诊、义教、医学科普等方式,服务群众普及医学知识。

  据统计,广东医科大学5年来先后组织近700支学生团队、1.3万多名师生,开展以“服务大众健康”为主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足迹遍布17个省市的276个乡镇。

  今年,在实践活动启动前,广东医科大学邀请学校公共卫生学院专家组为志愿者开展防控安全培训,对志愿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好把控。57支团队,1316名广东医青年,通过“线上”“线下”的双重渠道和10248小时的服务,为39540名群众送去了温暖。

  “那个时候,很多同学真正理解了社会实践的意义所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团委书记范雯宇说。队员们在实地采访中,了解到一位医生100多天不敢回家影响家人,只能独自蜷缩在沙发上睡觉。一个学生感慨说:“看了那么多新闻报道,都不如自己亲眼所见震撼。我终于体会到什么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没错,正是大学生们手中的笔和摄像头,留下了时代的脉搏,也记录了个人的成长。

  直播带货新思路,乡村振兴正当时

  “我们希望能为家乡作些贡献,充分利用暑期时间,把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进行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仁味俱全”服务队负责人石相怡表示,“仁味俱全”团队最初只有8名学生,经过两年的发展,这支队伍已经拓展成了一个将近100人的公益团队与技术小组,主要致力于春砂仁文化的推广与技术研发。

  随着线上购物、直播带货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拿起了“新农具”,直播成为农民的“新农活”。“买它买它买它”背后掀起的“直播带货”热,也蔓延到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

  3天时间、5场直播……在今年的暑期实践活动中,浙江大学求是学院云峰学园赴浙江长兴“互联网+”科技助农暨劳动教育实践团收获颇丰。他们积极利用直播新形式,帮助当地农户卖出去滞销水果338箱共2000多斤,创收11561.2元。

  浙江大学求是学院云峰学园分团委副书记赵嵩介绍,在对长兴当地的4家水果生产基地实地考察调研后,完全没有直播经验的实践队员们,在当地电视台的指导下一遍遍观看视频、查阅资料学习直播技巧,进行多次上镜尝试,最终获得了超出预期的收视率。

  “在实践中学以致用、感悟专业,在行动中受教育,长才干。”赵嵩说,“这只是我们学校众多队伍的一个缩影,也是数千支大学生实践队伍的一个缩影。”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田秋生教授就被同学们请进了直播间带货。今年,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直播助农”为切入点组建了电商直播实践队,在铺着绿色桌布的长桌上,摆满了来自梅州市五华县的特色农产品。

  “菩米的缘起可以追溯到万历十八年,著名的学者黄仁宇写过一本书叫《万历十五年》,菩米就诞生于万历十八年……”田秋生教授就这样开始了电商直播首秀。

  当个体的青春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人生就有了非凡的意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处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大学生们用实际行动担当时代责任,为社会实践这一课交出了沉甸甸的答卷。

  教学生也教老师,探索持续支教新模式

  2020年,在陕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

  这正是华东师范大学设计今年暑期实践活动时最大的初衷。华东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研究和教育服务为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从2017年开始,该校连续3年和江西省上饶市多个县市开展合作,为当地中小学生带去精心准备的教育课程。

  今年,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武夷山中学,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的薛寅申开始了自己的暑期实践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这些课程着眼于教育创新,包括适合于低年龄阶段的Scratch课程、适合高年龄阶段的Python课程,以及基于开源硬件的Arduino课程,薛寅申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团队采用了线上教学的方式,实现了突破空间界限、在线实时教学的全新体验。

  让实践团队的同学们没想到的是,参与此次课程学习的,不仅有当地百名中小学生,更有近40位当地的中小学创客教师。显然,他们会辐射和影响更多学生,持续丰富当地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水平。

  同样,获得“最佳实践大学”荣誉的天津大学形成了独特的“家国情怀”教育实践体系。截至目前,天津大学已经在全国近30个省份建立起100个乡村实践基地,累计建立实践育人共同体基地326个。

  天津大学兴学之路实践团队代表魏天元介绍说,通过学生义卖、校友捐助等方式,团队在甘肃、新疆、湖南、广西、四川、宁夏、青海、云南等地的贫困地区建设100间梦想教室。“我们共有1598名志愿者、163个志愿集体,和支教对象保持2年至3年的长期固定交流”。

  “这次交流会,激励着我继续与大学生一起学习,与祖国一起成长。”离开珠海前,不少参会教师在朋友圈晒出这样的文字。

  精神,薪火相传;青春,生生不息。“相信故事待续,未来可期。”

原标题:大学生在暑期实践中致知躬行
责任编辑:邵志凯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