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对话诺奖得主:科学领域国际合作不能停止

发稿时间:2020-10-20 06:07: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邱晨辉 中国青年网

  诺贝尔奖带来了哪些启示,诺贝尔奖获得者又有哪些最新认识,这几乎是每年10月诺奖揭晓时,人们都会关注的一个问题。

  10月5日至12日,2020年诺贝尔奖陆续揭晓,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在今年诺贝尔奖揭晓前夕,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连续多天推出主题为“2020为什么我们这么关注诺奖”的中国科学家与往届诺贝尔奖得主线上系列对话直播活动,邀请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中国科学家参与对话,吸引900余万网友线上观看。

  在活动中,中外科学家就世界科技前沿方向、如何开展国际合作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其中不少观点引人深思。

  科学离不开国际合作

  美国科学家谢尔登·格拉肖曾在197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对话过程中,他多次提及一个关键词: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从未停止,尤其是在物理学领域,哪怕是在国际形势紧张的时候,也从来都没有停止。当下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更加需要,更不能够停止。”谢尔登·格拉肖说。

  这位诺奖得主表示,即便在冷战时期,美国的科学家还是会去拜访苏联的科学家,苏联也会派遣科学家去参与很多国际会议,双方配合开展科研的项目。

  比如,美苏之间曾有空间科学合作计划。该计划曾于1987年4月5日签订,之后,1988年、1991年7月美苏首脑级会谈时一致同意扩大合作范围。后来,苏联发射的卫星搭载了美国的实验装置。

  在1962年到1966年,谢尔登·格拉肖担任了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教授,他提出了新的粒子物理及中性粒子流的概念,于1979年获得诺奖。在他看来,中国科学家始终会和其他国家保持联系。

  “在基础科研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更加不可或缺。”谢尔登·格拉肖说,就像粒子物理实验需要有比较大型的加速器和一些大型的地下设备、设施,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单独完成极大型设备的维护、安装和操作,要支撑科学家长期深入研究,就必须实现国际合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粒子物理学家陈和生表示,国际合作不仅对科学研究本身很重要,对整个人类、对世界和平发展,以及不同民族的进步也非常关键。

  陈和生说,不仅科学离不开国际合作,世界和平也需要国际合作作为支撑。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让科学家的合作变得艰难,但他认为艰难时刻终将过去,科研活动将很快恢复。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厄温·内尔在对话活动中,重点谈到他所从事的生物领域,并始终关注新冠肺炎相关研究的进展。

  他说,希望各个国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可以在信息分享方面更加“慷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科研合作,才能真正了解新冠病毒本身的机理。

  厄温·内尔在1991年获得了诺贝尔获,他发现并且确定了细胞膜上单个离子通道的电流。值得一提的是,他向同行完全开放了自身研究成果,对后来的研究者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

  对抗疫情亟待各国进一步携手

  厄温·内尔说,科学家应该真正利用好局部和本地的资源和技术,作用于全球、服务于全球,不管是企业之间还是研究者之间,既有竞争也一定要有合作。在他看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科学家必须通过合作了解更多的潜在方向,了解不同团队的科研成果和成就,同时可以更好地去合作,并由此探索更好的科研内容。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孙坚原也呼吁各国科学家携手应对危机。

  “就像奥林匹克——有竞争,但参赛队员其实都在享受竞争,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能够变得更高、更快、更强——这也是科研的精神。”孙坚原说,通过科学的合作,科学家能够了解彼此,能够分享彼此科研的成果,也能够使人类社会和科研界都更加强大。

  在他看来,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历程中,科学家们坚信,合作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一环。现在人类社会有很多危机和问题,而合作正是解决这些问题和危机最好的办法。

  当人们关注诺奖,更多地在关注基础研究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则强调,科学家同时也应该思考能为民众做些什么。

  迈克尔·莱维特因其为复杂的化学系统发展了多尺度模型,获得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而他本身其实是一位生物物理学家,并拥有4个国家的护照。他以自身经历呼吁更多学者跨学科、跨领域、跨国家合作,推动科学为民众服务。

  目前,迈克尔·莱维特正投入新冠肺炎的数据分析和研究中。他说,我们现在是面临一场人类战争,一场全球战争,“这时候,个人没有那么重要,解决问题很重要”。

  他建议,要建立更多像科学家网络或者协会之类的组织,加强科学家之间的沟通,提高效率、互相学习,加快全球合作的步伐。

  中国科学院院士、分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专家谭蔚泓同意这一说法。他鼓励化学工作者更好地利用工具,了解分子在人体内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分子来抗击疾病。

  在他看来,许多未知的科学都在人体本身之中,从化学的角度来看,还有更多人体的未知之解。而这一破解过程,同样需要更多科学家联起手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对话诺奖得主:科学领域国际合作不能停止
责任编辑:高秀木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