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大师和玛格丽特》:大师的狂欢之旅

发稿时间:2020-10-20 06:05: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邓安庆 中国青年网

  2019年春夏之交,我跟好友去莫斯科旅行。这可以说是一趟文学之旅,俄罗斯文学群星璀璨,我想一个接一个看作家故居。

  在去往契诃夫故居的路上,我在手机地图上看到了布尔加科夫故居,便跟好友提议去看看。好友问:“他是谁?”我反问他:“《大师和玛格丽特》听说过吗?”他摇摇头。那时我虽然知道作者,但也没看过他的书。不过反正是顺路,我们就去转悠了一番。日后,我非常庆幸做了这件事。

  其实说起俄罗斯伟大的作家,真是数不胜数,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哪一个拿出来,大家都是要立正站好的。布尔加科夫,能跟这些作家相提并论吗?看完这本书后,我有了答案:他绝对有资格能与上述这些作家相媲美。这部作品以其无比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意蕴、幽默的笔调、生动的描写,呈现出一幅怪诞的魔幻图景,这在庄重严肃的俄罗斯文学之中几乎算是绝无仅有的。

  跟很多俄国文学作品不同的是,这部作品特别地好读。读此书,就像是进入一场狂欢节现场,从一开始在牧首塘公园柏辽兹和伊万碰到撒旦(他给自己取了一个沃兰德的名字),柏辽兹被电车压断脖子开始,到后面伊万一路追随撒旦无果反而被关进了精神病院,再到沃兰德在杂耍剧院耍起了让人惊叹不已的魔术……一场场连串的闹剧,搅扰得整个莫斯科人心惶惶。大家目睹了种种怪诞之事,可是无法得到解释。这要回到小说开始柏辽兹和伊万的谈话,伊万要写耶稣的事情,而柏辽兹认为耶稣是不存在的,作为一个无神论者,不应该相信那些宗教故事。而莫斯科人也都是这样生活在无神论的现实世界之中,面对沃兰德和其团伙做出的种种奇异之事,他们没办法理解。一个人怎么可能上一秒钟还在莫斯科,下一秒就在千里之外的雅尔塔呢?这绝对不可能!事情虽然实际上已经发生了,他们还是不相信。

  等叙述的狂欢到了书中的第150页,本书的主角大师才出现;到了第158页,另外一位主角玛格丽特也出现了。此时,读者已经习惯了诙谐、闹腾的喜剧式书写,也可能忘记了书名提醒的这两个人物,但作者没有忘记。在精神病院,大师给伊万讲述他与玛格丽特不为俗世所容的爱情故事和自己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玛格丽特深爱大师写的这部作品,认为它是当之无愧的杰作,出版之后一定会轰动文坛的。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这部长篇小说遭到了出版商的拒绝和批评家们接踵而来的嘲讽。大师心灰意冷,把自己的书稿扔到壁炉里烧掉,玛格丽特看到后赶紧去抢救,但得到的只有一些烧焦的残篇。他们的甜蜜爱情,也开始变得苦涩难咽。大师希望玛格丽特回归家庭,回到她的丈夫身边,玛格丽特却依旧痴心不改,愿意为大师付出一切。小说的基调到这里为之一变,深情、怅然、无奈、绝望……种种情绪翻涌其中。

  我相信这不单单是小说的情节,也是作者布尔加科夫心情的真实写照。

  在他开始写作时,正逢苏联文坛“岗位派”极左风潮泛滥,媒体对布尔加科夫的批评不绝于耳,由此导致他的剧都撤下了舞台,甚至已经排好了的剧也被叫停,作品也不再有刊物和出版社愿意发表和出版。这种处境,对任何一个创作者来说,都会是沉重的打击。在布尔加科夫生前,他所写的作品,不论是戏剧,还是小说,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办法发表和出版,而其花费十年之功写成的《大师和玛格丽特》,更是在他去世整整26年后才得以面世。其中的曲折和坎坷,让人唏嘘不已。

  虽然我一再说这是狂欢之作,却并非无序,可以说布尔加科夫在汪洋恣肆的叙事欲望与精准理性的叙述控制之间,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他写的虽是荒诞之事,但落实在文字上,却是细致、扎实的描写,人物、风景、动作、情感,都刻画得十分到位。

  而在结构上,是双线书写,一条线是在现实中的莫斯科,一条线是耶稣时代的耶路撒冷,但两条线并非是平行结构(比如前一章莫斯科,后一章耶路撒冷),作者看起来是任性的叙事,有时候多章是莫斯科这条线,有时候突然变成了耶路撒冷这条线……如果处理不好的话,整本书会显得杂乱无章、头重脚轻,但作者收放自如。他通过大师和玛格丽特的爱情,就如利用一根线一般,巧妙地把莫斯科和耶路撒冷两根线穿在一起,到最后两条线编织到了一条线上去。由此,整本书在结构上也得以稳固下来。

  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我认为是《撒旦的盛大舞会》。它的精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前面几章的层层铺垫。玛格丽特涂上了撒旦侍从给的药膏,骑着拖把飞上了莫斯科的天空,然后经历一连串宛如烟火盛开一般的美妙之事:她砸了批评家的屋子,因为就是那个老家伙给大师的书差评;她飞行千里,来到了森林里,那里有奇妙的动物前来迎接她……到了最后,她终于来到了撒旦所在之地,充当了撒旦舞会的女王,并借由她的眼睛,我们看到了种种不可思议的事情。布尔加科夫的生花妙笔写起来从容不迫,读时感觉如同孩子进入了游乐场,坐着过山车,开启了一场惊险、刺激又好玩的旅程。

  余华认为:“在卡夫卡之后,布尔加科夫成为20世纪又一位现实的敌人,不同的是卡夫卡对现实的仇恨来源于自己的内心,而布尔加科夫则有切肤之痛,并且伤痕累累。”虽然身处不能自由写作的严酷时代,“伤痕累累”的布尔加科夫并没有就此停下写作,他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之下,埋头写他的《大师和玛格丽特》。

  可以说,正因为这本书,才能够让布尔加科夫忘却残酷的现实,投入到一场文学的狂欢之中,不为名利,不为外界任何评价标准,全部的生命都在此书中燃烧,直到他生命结束的前一个月,终于铸成了一部旷世杰作。他写了这样一位大师,他自己也因此书迈入了大师之列。

  邓安庆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大师和玛格丽特》:大师的狂欢之旅
责任编辑:高秀木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