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建三局成都公司:临时团委给大学毕业生上了职场第一课

发稿时间:2020-09-10 05:51: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汪龙华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

  这个暑假,成都天府生物城的建筑工地上,多了一群动作生涩的年轻人。他们身穿反光背心,头戴安全帽,有时候和一线工人一起在烈日下搭建脚手架。他们的操作并不熟练,钢架常常要反复拆装后才能合格。

  这些刚刚离开大学校园的年轻人,是中建三局成都公司的新员工。他们入职的第一课,便是在建筑工地上与工友同吃、同住、同劳动,接受工人师傅和职业导师的双重培养。在这家公司,这段为期42天、针对各工种工序和技术的学习被称为“下班组”。

  “从校园到职场,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团组织要帮助青年成长,不能缺位。”中建三局成都公司团委书记宋文双表示,“下班组”就是团组织为各岗位青年员工熟悉工作流程和业务细节安排的“第一课”。

  为了实现校园与职场的无缝对接,7月6日,中建三局成都公司成立了新员工入职培训期间临时团委,确保新入职的青年员工在哪里,团组织就服务到哪里。

  早在新员工入职报到前,该公司团委便着手进行临时团委线上竞聘工作。通过视频会议,每名候选人用3分钟时间进行自我展示。评委结合个人学历、获奖情况和党群工作经历,选拔确定临时团委委员。

  最终确定由新员工培训负责人担任临时团委书记,5名新员工分别担任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学习委员和文体委员,为后续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团日活动等奠定了基础。

  在为期42天的新员工“下班组”学习活动中,临时团组织的206名新员工开展了学习总书记回信主题教育活动,以及文艺汇演、拓展训练、知识竞赛、体育竞技等文体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不仅让团组织的工作有了抓手,也帮助青年员工之间建立认识与互信。

  “刚到工地上的时候有点蒙。”毕业于澳门大学的谢祈星是个文科硕士,入职培训后,他将到该公司人力资源岗位工作。文职类员工下工地应该学习什么,在“下班组”之初,他也是迷茫的。

  为了缩减新员工从“大学生”到“建筑人”的过渡期,临时团委通过整合公司内部资源,为“小鲜肉”们打造了工人师傅+职业导师的双导师制度,实现思想文化传承和技能培养并重的入职培养目标。

  从吹着空调的教室到顶着烈日的工地,谢祈星被晒黑了,但学到了很多专业之外的知识。在“下班组”课程表里,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架体搭设、砌体工程、施工防水等课程贯穿42天的培训,让新员工体验了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以后我在工作中被问到专业问题,也不会像个门外汉一样束手无策了。”在学习了如何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等施工工艺后,谢祈星认为,这42天的苦“吃得值”。

  “他们离开了校园,但不能脱离组织的视线。从离校到入职工作岗位之间,新员工的团籍有两个月的空档期。设立临时团委,就可以在这两个月里依据制度管理新员工的团籍,绝不让一个团员‘失联’。”宋文双表示。

  据介绍,该公司新员工中团员共有206人,团组织关系均已在“智慧团建”上完成转接。在“下班组”期间,设在成都、乐山、重庆、昆明等地的14个项目小组全部成立了临时团组织,其中包括1个团总支和14个团支部。

原标题:临时团委给大学毕业生上了职场第一课
责任编辑:任洁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