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让青年研究融入培训课堂

发稿时间:2020-09-10 05:41:00 作者:刘宏森 张恽 来源: 中国青年报

  2020年8月31日举行的“共青团干部教育培训和理论研究工作座谈会”,提出“要针对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组织要求与学员愿望脱节、讲授方式与学员基础脱节、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脱节、教学与研究脱节等‘两张皮’问题,全面深化团干部教育培训的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坚持分层分类,做到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团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要聚焦共青团思想引领的现实问题、政策倡导的基础问题、社会倡导的逻辑问题、共青团工作基本经验等加强应用理论研究,有效融入和完善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体系。”座谈会上提出的这些意见,是切中时弊的,而解决“两张皮”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研究,特别是青年研究。

  一、青年研究在团干部教育培训中的极端重要性

  1.研究是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的基础。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之所以存在着多方面的脱节,恰恰是因为培训组织者,培训的具体实施者,也就是授课教师,缺乏对重大问题的系统深入研究。不少授课教师有精深的思想理论学术基础,但是,却很少深入研究当今团员青年思想世界的现实状况,青年中的各种文化圈层以及其中的话语系统、价值理念。共青团工作的实际状况、团干部们创造出的引领青年的成功经验,青年教育、婚恋、就业创业、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现行政策,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背后的原因、改进的措施,等等,都是从事团干部教育培训的教师自身亟须补课的内容。

  2.研究是教育培训专业化、科学化的保障。一些参与授课的共青团工作者,他们往往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知青年、懂青年,却未必都能够把经验上升到理论,从逻辑上、理论上把很多来自实践的宝贵心得,甚至具体攻略讲清楚,从而帮助学员答疑解惑,提炼出日后工作上的借鉴和参考。

  3.高水平的研究推动高质量的教育培训。研究,特别是青年研究不够是因,“两张皮”则是果。近年来,廉思等青年研究者的讲座能够受到各地团干部的热烈欢迎,与他及其团队多年研究“蚁族”“工蜂”“蜂鸟”“青椒”等青年群体,与他所讲授的内容主要就来自于他青年研究的成果直接相关。实践证明,只有加强研究,才能推动团干部教育培训的高质量!

  二、团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应用理论研究的工作原则

  1.加强青少年发展和团青工作研究。强化对当今青年的现实,特别是其思想世界的现实状况的研究,了解青年文化圈层,体味青年困惑烦恼,熟悉青年话语系统和价值理念。加强对共青团工作实际的研究,把准共青团工作中面临着的种种问题、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创新之策。推进对青年发展需求、资源配置、政策制度支撑等方面的现实状况、问题、原因等的深入研究,努力找出破解之策。

  2.加强应用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传播。鼓励和促进培训组织者和授课教师积极参与青年研究,更好地知青年、懂青年。动员并勉励青年研究者积极参与团干部培训工作,在团干部培训课堂上发布自身在青年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优秀成果,以促进团干部培训内容的新陈代谢。青年研究者从学员的反馈中,进一步知不足,懂优化;进一步知青年,懂圈层;进一步知“萌化”,懂“转化”。青年研究更接青年现实和共青团工作的地气,无疑有利于青年研究自身的强身健体。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统计,我国从事青少年研究的专业机构不足百个、专职从事青少年研究的科研人员不足千人。在当下青年研究依然是“小众研究”的情况下,如果团干部培训的课堂都不能为青年研究展示研究成果、进一步贴近青年工作和共青团工作实际搭建平台,何谈青年研究成果的转化,何谈作为学术研究的青年研究与共青团工作实践之间的紧密结合?

  三、应用理论研究有效融入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体系的路径方法

  1.建立教师科研成果动态汇总、统计机制。培训组织者眼中有青年研究的新成果,心中有高水平的青年研究者,显然是关键。目前,各地团校主要出于工作量计算等方面的需要,对本校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年底申报、汇总和统计。这就使得统计的周期较长,难以适时把握本校教师科研工作的进展和最新科研成果发布的情况。为促进青年研究成果向团干部培训的转化,应该改变这种一年一统计的做法,而建立教师科研成果动态汇总、统计机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即时把握本校教师科研项目立项、近期科研工作内容等信息,及时分享给培训工作相关部门;二是教师最新科研成果发表后,及时向学校培训工作相关部门等有关方面报备;三是学校培训工作相关部门建立青年研究成果数据库。

  2.健全青年研究成果教学转化等工作机制。根据本校教师科研工作的实际状况,以及青年研究界最新研究热点等方面的情况,培训工作相关部门适时举行青年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研讨活动,邀请发表有关科研成果的教师、青年研究界有关学者,共同讨论相关研究成果转化为培训课程的具体要求和方法。为了制度化推动研究成果向培训课程的转化,上海团校专门成立教研部,探索相应的保障激励机制。

  3.优化教育培训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反馈机制。培训工作部门在学员中对青年研究者授课的实际情况开展调研,形成完整、系统的反馈意见,帮助相关青年研究者进一步明确授课和相关学术研究方面的不足。

  (作者刘宏森系《青年学报》主编、教授,作者张恽系上海团校副校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