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9月9日报道,“学好普通话,见见新世面”。经过笔试和面试,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100多名来自贫困家庭的青年在江苏昆山的一家企业顺利就业。而在来之前的培训班上,一些青年甚至不会用汉语写自己的名字。这是发生在几年前的一幕。2016年,云南省启动了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攻坚工程,开展普通话培训,几年下来效果明显,截至目前已完成9.96万名劳动力培训。
随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各地各族群众提高了个人交流交往能力,拓宽了获得现代知识和信息渠道,生产生活便利程度大为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文化认同包含着语言认同。全民学习、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前提。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互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文化认同、情感沟通、信息交流的心灵钥匙。宪法规定的“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界定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不仅体现了各族群众的共同意志,也成为各民族繁荣发展的福祉保障。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近20年来,我国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程度呈现了日益扩大和深入发展的态势,从农村牧区到城镇、城市,从西部到内地、东部,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人口在全国范围不断流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已经成为各民族群众的共同需求,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丰硕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在民族地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使用三科(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使之成为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有效措施,对于促进各民族学生在更广阔领域就业创业、更好融入现代社会,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要看到,我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仍不平衡。总的来说,大城市的普及率高于农村地区,一些偏远贫困地区则更低。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按照《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今年还将要实现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个目标,对于现阶段广大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显得尤为紧迫而重要。对于扶贫工作而言,推广普通话是教育扶贫的重要举措。
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全社会应该进一步行动起来,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在民族地区,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得到更为广泛充分的应用,让各族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幸福!
(原题为《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创造幸福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