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坚强的人在面对枪口的那一刹那,总有一丝丝的寒意吧?
---------------
电影《八佰》的编剧之一胡坤,和这个故事的缘分始于7年前。
2013年,导演管虎找到胡坤,表示想创作这段历史故事。胡坤问他:“你想怎么做?”管虎又把这个问题抛回去:“你想怎么做?”胡坤说:“之前台湾拍过这个题材,是以谢晋元为主角的,如果这次还是以谢晋元为主角,那我就没有任何兴趣,我想写小人物。”
日前,编剧胡坤接受中青报·中青网专访。身为《八佰》最早阶段的创作者之一,胡坤说,从小人物入手,一直是他更倾向的创作思路。他觉得,聚焦于写一个伟大人物的“宏大叙事”,这样的写法不太有新意,更无法吸引他。“这个人物前面闪着光,中间闪着光,最后还闪着光,其实它的光是黯淡的,观众是不太相信的。李碧华有句话说,再坚强的人在面对枪口的那一刹那,总有一丝丝的寒意吧?”
胡坤相信,若是能写出一个人身上那一丝丝的“寒意”,以及最后依然选择舍身成仁,那么这样的表达一定是真实和动人的。而事实上,管虎的想法和胡坤不谋而合。
胡坤说,对于《八佰》这部电影,他最大的遗憾是当初自己做完了《八佰》的一稿,之后没有继续和管虎他们一起重新打磨剧本。“在那个时间段和工作过程中,我尽力了。我经常说,一句话一出口就有它的命运,更何况是一个剧本一个戏。观众看到这个电影,有人喜欢,有人不那么喜欢,或很不喜欢,这个作品已经有它自然的生命力了,那就任人评说,见仁见智”。
作为电影《东京审判》《良心》的编剧,胡坤接项目很“挑”。“比方说一个40集的剧,要求半年出剧本,这种戏我是从来不接的,因为那是违反创作规律的,出来一定不是精雕细琢的作品。过早生下的‘孩子’很可能娘胎里会带病”。
今年夏天的大热网剧《隐秘的角落》,获得无数好评,胡坤担任这部剧的剧本策划。“基于对这个题材的热爱,再加上我特别喜欢这个团队,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刚从电影学院毕业时我自己的影子——真的想出好东西,有那种不放弃的劲头和精神,所以我决定加入这个团队”。
中青报·中青网:7年前开始创作《八佰》故事时,构建人物角色你有怎样的标准?哪些角色是最早走到你心里的?
胡坤:我创作人物标准其实就一个:真实,有血有肉,让观众觉得不违和,有共鸣,能够理解他。然后人物得有质变,刚开始这些人物可能是自私、怯懦的,甚至有想当逃兵的,每个人都不完美,但到最后他完成了一个质的转变。
最开始走进我心里的角色是“小湖北”,和欧豪饰演的“端午”。当时管虎提议,说我可以去一趟成都,看一看建川博物馆。去了之后,我看到一个童子军被俘虏的照片。那个孩子圆头圆脑的,都没有枪高,身上挂着水壶和一些杂物。我就想这个孩子后来怎么样了?如果被处死是在哪年?如果活了又是什么命运?这对《八佰》里“小湖北”这个人物有一个触发。后来我回来做人物,就想到做一个“小湖北”跟“端午”这样表兄弟的关系。
在成人军队里,那样小的小孩是被照顾和保护的。毕竟小孩子不懂战争是什么,他只是被时代裹挟着进了四行仓库,到最后他终于明白战争是什么了,也隐约知道了民族大义是什么,最后他选择留下来。
中青报·中青网:无论是《八佰》还是《隐秘的角落》,对人性深刻而精准的书写都是打动观众的地方。你认为挖掘人性的关键是什么?
胡坤:关键要素就是你在做这个人物的时候,你要刻画他的转变。他人性的转变,从起点到终点你要弄清楚。就是三要素:为什么?怎么做?做什么?一个胆怯的人,最后变成一个勇敢的人;一个自私的人,相对来说变成了一个无私的人,这就是一个人物的起点到终点。那这之间他经历了什么?他怎么能从这个点到那个点的?中间的过程很关键。
中青报·中青网:这些年创作心境上有过哪些改变?
胡坤:心境肯定有变化。年轻时候的那种热血,慢慢经历过很多挫折、否定、怀疑和轻蔑,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困境之后,要么你被那些东西击溃,要么你会更清醒和更坚定。做这行还是基于热爱,因为热爱才能坚持下来,所以我心态会更平和一些,更从容一些了。
另外会更成熟一些,简单来说,就是回到创作的原点。前几年很多热钱进到这个行业,很多人都在抢资源、抢机会,资本就会有要求。而我觉得,你一定得热爱这个作品,如果不热爱它的话,你是没有创作冲动的,那种我不热爱的题材,不管出多少钱我也是不接的。
最重要的,你的作品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观众,对得起编剧这个职业。创作者要看长远,别只看眼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