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造车新势力“突围季” 谁能俘获Z世代的心

发稿时间:2020-09-03 05:55: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程鸿鹤 中国青年网

张智益

张鑫

郑植文

季叶蒙

  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2020年可以被视为一道“分水岭”。

  一方面,继2018年蔚来汽车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后,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在最近一个月时间内相继赴美上市,还有企业表示有意登陆科创板,新造车企业集体冲刺IPO;另一方面,由于补贴政策调整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巨大挑战,不少脚步较慢的后来者已经黯然出局。

  作为最愿意尝鲜的“Z世代”消费者,95后如何看造车新势力?什么样的品牌、产品和服务最受他们青睐?

  新能源汽车遭遇“中场战事” 造车新势力请用产品说话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张智益

  “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这句话在新能源汽车上同样适用。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也许“人生第一辆车”就是新能源汽车。而决定我们是否接受一个产品的根本原因,仍然是产品本身。

  比方说,我最早知道蔚来汽车,是因为一辆型号为EP9的纯电动跑车。2017年,它打破了世界著名赛道的最快量产车圈速纪录。这可是几十年来全球顶尖汽车制造商们都在努力突破却未能企及的。正因如此,当时还是初创公司的蔚来却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名声大噪。

  小鹏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上。例如,自动驾驶方面,XPILOT3.0已经能实现L3级别的自动驾驶,搭配深度定制的操作系统和全球顶尖的硬件,可以称得上非常棒的自动驾驶体验。正是这些技术积淀,让小鹏成为国产新能源新势力的领头企业。

  同时,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什么样的产品让我们不能接受?什么样的企业不被看好?毫无疑问,如果企业既没有核心技术也不能提升整合能力,出现重大质量问题仍不重视,一味地想用互联网思维去获得发展红利,所等待的只有被时代所遗弃。

  所以我建议,新势力企业首先应该掌握尽可能多的核心技术和整合能力,创造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我希望他们能明确自己的定位与目标,不被眼前的成就所限制,潜心于对产品的塑造。我相信在一批年轻人的推动下,这些新势力车企的前途会是一片光明。

  造车新势力站上“风口”后 挑战不能一蹴而就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及其自动化专业 张鑫

  目前情况下,我还不会马上购买造车新势力的产品。在特斯拉的影响下,大部分人会习惯性地将这些新创造车企业的产品与之相比较。但对比下可以发现,这些产品仍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产品质量上来说,在这几年间,新创造车企业的产品都出现过一些问题,例如电池故障、高温自燃等。对于一般的消费者来说,如果车辆日常使用中容易故障,就会带来更多维修上的金钱以及时间成本,影响消费者的体验以及印象。

  从使用体验上来说,一辆好车除了扎实的做工,也需要如一体化系统、自动驾驶等锦上添花的部分来博得消费者的眼球。造车新势力的产品,仍需要通过长期的用户使用体验与产品质量,来证明其价值。

  在我看来,造车新势力的发展前景目前仍是坎坷不平的。老牌的汽车企业也会在未来打入这片市场。在目前的情势下,造车新势力其实只是尝到了机遇“风口”的一丝丝甜头。只有让自己的产品卖得出去,让自己的产品在消费者中普及开来,赢得信誉及口碑,才能让企业有持续发展下去的动力。上市更像一个“起点”,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放下炒作动真格 造车新势力需要自己找机会

  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 郑植文

  今年,随着补贴的退坡与资本的退潮,新创造车企业的资金问题再次被搬上台面。一个业内公认的事实是,没有真技术、交付力的竞争者或将难以挺过“生死年”。

  一个最直接的证明是,今年1-7月,造车新势力企业累计总销量约5.4万辆,分别集中在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威马汽车、小鹏汽车等头部车企上,而这些车企业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突围的企业之一,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而那些至今仍未交付量产产品的品牌都已基本出局,炫酷的PPT最终也没能变成量产车。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产品、品牌和服务是决定我是否会选择购买一件产品的关键因素。可以看到,如今,无论是在家电领域还是服装领域,“新国货”备受认可,产品力出众的国产品牌正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对于新创造车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如果在保证车辆安全品质的基础上,在产品、品牌或者服务上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新创造车企业就能博取赢得消费者的机会。希望最终有造车新势力能够赢得这场“幸存者游戏”,并代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跨过第一道“门槛” 新创造车企业仍前路漫漫

  浙江大学物理专业 季叶蒙

  未来,汽车向“智能化”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可否认的是,拥有互联网思维的造车新势力在某些方面比传统制造业更具优势。

  但不容忽视的是,汽车制造是一个重视资产、重视技术的行业,“烧钱”是它的标签之一,“百亿”往往只够跨过造车这道门的门槛。

  所以,在我看来,造车新势力未来要接受的挑战还有很多。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行,新创造车企业才能有幸存的机会。

  程鸿鹤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造车新势力“突围季” 谁能俘获Z世代的心
责任编辑:高秀木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