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付乾增:农业种植中的“学霸”

发稿时间:2020-09-03 05:47: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陈凤莉 胡晓萱 中国青年网

  “什么,这西红柿要50元一斤!”

  “你种的菜也太贵了吧,谁吃啊?”

  初见付乾增,几乎每个人都会睁大眼睛问出这样的问题。

  “好东西就有人吃,我这是供不应求。”他笑着说。

  前不久,有一个朋友还给他介绍了一个云南的订单,定了600元钱的菜,光运费就要400元。“你说人家愿意花这么高的运费来买,不就是肯定我的菜吗?”

  “肯定!”这是付乾增时常挂在嘴边的词。他种的菜,已一步步“俘获”了很多人的心,濮阳市各大企业,郑州、北京、深圳的各行顾客与业内专家,甚至还有腾讯CEO马化腾,因为生态有机口感好,他的菜一度成为腾讯总部特供。

  事实上,这位来自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的80后小伙子的“菜龄”已超过了10年。

  七八岁的时候,他就一直跟在父母身后看,12岁时,他就下地干活。

  “我就是天生的农民,就喜欢农业,想在这方面干出一番事业。”付乾增笑言,别人努力要跳出的农门,是他施展拳脚的好地方。

  “真的,我觉得我还真是吃这碗饭的。我种什么,活什么。我种400棵樱桃树,只死了3棵,那3棵还是因为外力的因素才死的。那些农作物,我不用看它生长的过程,只需要看结果,就能推断出它平时经历了什么。比如西红柿哪段长得粗了细了,我就知道它哪个生长时间段温度怎么样、水肥管理误差如何。”

  付乾增瞅准了自己的路,早就准备一个猛子扎下去,好好地在农业创业中扑腾一番。为此,在2008年退伍之前,他还做了一件“疯狂”的事:“骗”了父母1万元。这件事直到现在父母还被蒙在鼓里。

  就这样,他靠着自学,研究出一套无土有机栽培的种植模式——用炉渣、草炭、珍珠岩、秸秆等种植作物,再加上必要的营养试剂。“传统的无土栽培是用水培,水培会吸收亚硝酸盐等有毒物,但炉渣草炭这些材料却可以分解有害物质。”

  对于农作物的熟悉和“独门秘笈”的掌握,让付乾增对创业充满了信心。

  2009年,他在姐姐家所在的村子里流转了一些地,自己动手,用竹竿、塑料布搭起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大棚。

  事业就这样起步了,这个600平方米的大棚成为他的宝贝。

  “第一次试种就成功了。”付乾增说。

  为了呵护第一批幼苗,他每晚都住在大棚旁临时建成的房子里。说是房子,其实就是两堵墙之间搭起来的窝棚,“冬天下雪的时候,屋子里都能飘雪花。”

  日子虽苦,付乾增却乐在其中,整个人都沉浸在对丰收的期待中。

  不过,喜悦是他一个人的,周围的人可没人和他分享。

  “不用土种菜,听都没听说过,肯定不行。”

  “瞎搞吧,种不好的。”

  村民们的风言风语扑面而来,有时候走到大街上,他都能听到别人的议论,父母也承受不住这种压力,经常跟他吵架。

  “很多人就等着看笑话呢。”付乾增说,自己偏偏要争这口气。

  几个月以后,他种出来的第一批黄瓜、西红柿结果了,邻居们都围了过来,瞪大了眼睛看着那些果实,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那时候,付乾增白天在大棚里干活,晚上就推着西红柿到超市门口去卖。一开始,市民可不接受这么贵的产品。

  “那时候,普通西红柿一块钱左右一斤,我的要四块五。”他说。

  很多人抱怨价格贵,一些人瞅两眼转身就走了。付乾增就把西红柿切成小块,放一把牙签在旁边,拉着别人试吃,“只要别人尝了我的产品,就能吃出跟普通产品味道不一样,如果试着买一些回去,那八成就是我的回头客了。”

  “我的西红柿真的不一样,轻轻一揭皮就掉了,咬一口嘴里都是汁,做汤都能融化在汤里,红艳艳的。”描述这些的时候,付乾增眼睛里闪着光,仿佛让人感觉已经咬了一口在嘴里。

  为什么要做无土栽培?

  付乾增说,种放心菜是他创业的初心,当然这也成为他的商机,“毕竟,谁不愿意健康?”

  慢慢地,付乾增渐渐有了口碑,很多人开始意识到,这个小伙子种的菜还真的不一样。他的菜开始有了销路。

  有的客户一次买下几箱,甚至十几箱,说“你们家的产品品质无可挑剔”;还有的客户一下子就订了3个月的菜,二十几万元的单子价都不压一下。

  “草莓将近100元一斤,紫色辣椒60元一斤,还有紫色的菜花,绿宝石小西红柿,价格都很贵,可是消费者还是很欢迎。”付乾增说,他靠的不是手段,是品质。

  2013年,河南省科技厅带队来付乾增的大棚参观,日本北海道的一个专家尝了一个绿宝石西红柿,给了他一个大大的赞,“他说我这个超过日本80%同类产品的质量。”

  付乾增最看重的是产品品质和种植技术。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哪里有交流的机会,哪里有先进的种植经验,他都想方设法去学习。

  学习和实践让他的技术愈加成熟,他几乎成为当地最懂种植的年轻人。“附近几个县城很多种植大户,我都常年进行义务的技术指导。”

  他甚至还指导过人才济济的大公司。有一次,他去北京一个大型农业企业参观学习时,这家企业的技术人员正为黄瓜不结果的问题而发愁。

  “他们的技术员全是大学生,甚至还有海归,他们都说黄瓜没问题,可就是不结果。”没上过大学的付乾增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他一一指出黄瓜到底缺了多少营养,水和温度控制得怎么样,一番话下来,在场的所有技术人员都不吭声了。

  “我所有的技术都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出的。”他说。

  事实上,要掌握这些技术也并不是说说而已,这意味着他要比别人更用心。

  “炉渣草炭这些所含的营养不一样,每种水果蔬菜喜欢的酸碱度不一样,有时候加糖,有时候加醋。”付乾增说,这些经验的背后是他对各种农作物的深入研究。

  为什么有的人做农业会赔钱?“那是因为老板不懂,轻视农业种植技术,他们以为种下去,就能结果挣钱,但往往一次意外,比如一场病虫害,可能就前功尽弃了。”他说,自己要做一个懂技术的农业创业者。

  事实上,他掌握的知识远远不止种植这点事。

  “水果,蔬菜,花卉,养生知识都要学,霜打的茄子是良药,女性生吃西红柿养颜,辣椒含VC多,能开胃,黄瓜补充矿物质。不同颜色的作物有不同的作用,红色的保护心脏,黄色的入肝胆,绿色的蛋白质含量高……”说起这些来,付乾增滔滔不绝,像极了课堂上的“学霸”在解题。

  这个农业种植的“学霸”披荆斩棘,将自己的产品带到市场上,种的东西越来越多,业务越来越广,受到的肯定也越来越多。

  无花果、甘蔗、百香果……只要能种,他都能种成功。

  亲子采摘,高端定制……他卖的已经不只是产品,还有服务。

  而他影响到的人也越来越多。他成立了乾增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不少农户增收;有人辞了公职慕名来跟他一起创业,附近有退伍的军人也找上门来要加入;他还准备在附近的几个县建立基地,带着更多的人一起做。

  “我愿意让我的技术造福家乡。”他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凤莉 实习生 胡晓萱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付乾增:农业种植中的“学霸”
责任编辑:高秀木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