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清华杨基础:花甲之年再出发

发稿时间:2020-08-31 05:56: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2007年,已经在清华任教20余年的杨基础步入花甲之年。如果不出意外,他将延续之前的生活轨迹,平稳度过在清华最后的几年执教生涯后,办理退休手续,与家人共享天伦。

  但他的一个决定,改写了人生的后半程,也改变了千里之外青海大学化工学院的发展之路。

  2001年起,清华大学开始对口支援青海大学,陆续选派了多位优秀教师任挂职干部,开展支援工作。清华大学化工系负责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化工学院,2007年,系里需要一位教授到青海开拓工作。

  杨基础曾多次参与化工系教学科研规划工作,经验丰富、见解独到、责任心强,从个人能力与品质上是不二人选。不确定性在于,他当时已年过六十,化工系领导担心,他是否能承担繁重的对口支援工作。

  系里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征询杨基础的意见时,杨基础一口答应了下来。当有人问他为什么想都没想就同意了,他只说没想太多,清华人就是这样吧。

  能力有大小,但首先要尽心

  杨基础刚来到青海大学时,化工学院发展相对滞后,存在着硬件条件差、教学科研方向不清等问题。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展支援工作,成为刚到青海后摆在杨基础面前的第一道重要“考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了解青海,才能理解青海,最终服务好青海”。杨基础暗下决心。

  为了摸清当地化工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他到一线去调研,克服高原反应,跑遍了西宁和柴达木盆地三分之二以上的化工企业。这些企业地处青藏高原、深入盆地腹地,动辄就要七八个小时的车程,交通非常不便。

  每到周末,天地之间,两行车辙,便是杨基础的“出行印记”。这期间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详实地记录下来,成为后来开展工作的第一手材料。

  也是从刚到青海这年开始,杨基础坚持每年暑假组织清华大学化工系的教师去青海大学调研,了解青海大学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帮助制定教学规划。化工学科的建设与当地的条件与需求密不可分,不能简单地拿清华的条件和标准去套,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杨基础说。

  青海民族大学副校长王刚是当时与杨基础在青海大学化工学院共事的学院院长。时隔多年,回忆起杨基础,他评价说:“每年来对口援助的高校教师也不少,但是杨老师是我认识的年龄最大、跑的地方最多、最讲奉献的一位教授。”

  谈及杨基础的“拼”,有一件事至今仍让他感慨不已。“2012年,杨老师指导和参与青海大学化工学院盐湖资源化学与过程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实施方案的撰写,在答辩的前一天晚上,他还拉着我反复讨论、修改方案到凌晨3点多。他那么大年龄,不仅没有任何抱怨,还一直给我鼓劲打气。”

  在杨基础看来,建设好青海大学化工学院应该要做到两个“就地取材”,一是研究方向“就地取材”,二是要培养利用好当地“人才”。他对学院100多位教师的个人情况都了如指掌,结合每位教师的特点和研究方向进行“传帮带”,一步一个脚印地筑牢青海大学化工学院师资力量的基石。

  在牵头负责清华对口援助青海大学化工学院3年后,2010年,应青海大学方面的请求与杨基础自己的意愿,清华大学正式任命杨基础常驻青海大学,并挂职担任青海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

  2010年以前,青海大学化工学院较少开展过高质量的科研工作,一年的科研经费也只有30万元左右。

  经过调研与反复论证,在杨基础的建议下,青海大学化工学院明确了以他牵头组建了两个科研团队,分别致力于研究生态工业与循环经济、盐化工分离工程,其中生态工业与循环经济科研团队直到现在仍在青海大学发挥着排头兵的作用。

  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和人才培养,都是杨基础心中的重中之重。在青海大学任职期间,他推动化工设计类课程群的建立,在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方面,也打下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2012年4月,杨基础到了退休年龄。周围的同事都以为他会回家享享清福,但在清华办理退休手续后,他选择了留在青海继续工作。

  燃烧光与热,只因爱得深沉

  一个学科的源起、发展、兴盛与衰落,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上世纪,化工专业还是非常热门的,每年都有大量优秀的青年学生投身化工专业学习,学科发展势头强劲,包括杨基础在内的一大批老化工人正是在这个阶段与化工结缘,在科研创新与实业发展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近些年来,受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学界还是实业界,优秀人才正在流失,还有不少人对化工不甚了解,存在一些偏颇的认识。

  杨基础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作为一位和化工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教师,他心里十分清楚化工行业在整个国家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基础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如何让化工专业吸引到更多优秀的青年学子,成为萦绕在他心头的一个难题。

  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金涌提出了一个动议:专门编写一套针对青年学生的化学化工视频短篇集,并配科普书,让同学们通过动画、视频这一更直观、生动的形式去了解化工,破除对化工学科与行业的一些偏见。

  金涌的动议与杨基础的想法不谋而合,在杨基础眼中,拍视频短片适应青年学生爱好,是有效的科普方式。

  理想很丰满,但要实施起来却面临着许多困难。化工系的教师搞教学、科研是一流,但拍动画短视频可是“门外汉”。如何选题、编撰与设计内容?如何将复杂抽象的科学原理通过短短几分钟的动画视频呈现出来又不乏趣味?

  关键时刻,杨基础又站了出来:我没拍过视频短片,能力差一点,但是态度认真一些,也是能够做好的。

  2010年,在43位两院院士的共同倡议下,这项名为《的科普短片项目正式在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立项。

  这项任务全程只有两个人在具体负责,他们都是化工系的退休教师——杨基础负责找选题、写脚本,张立平负责协调联络制作公司。

  看似几分钟的短片,背后的工作量却非常大。他们邀请了多位院士和几十位在高校科研机构一线从事教学科研的专家担任顾问、参与选题策划,经过反复研讨,最终精心确定了18个课题。

  最令人感到“崩溃”的是,项目组协调专家编写视频短片脚本,反复沟通指导制作公司制作视频,但拿到的“样片儿”往往与预期的落差巨大。有时课题的内容过于深奥,不适合青年学生观看,也有时短片不能恰当地反映科学原理,在严谨性上欠妥,只能从头再来。作为执行主编的杨基础毫无怨言,对每一帧视频、每一段文字精心把关,仅召开的研讨会就有上百次,有关细节的讨论更是不计其数。

  2016年5月,经过道道打磨的《探索化学化工未来世界》(第一辑)发布,画面中没有人们传统印象里排着废水、冒着黑烟的化工厂,而是桌面工厂、电力银行、智能释药、神奇的碳、分子机器、OLED之梦等等,都是当今世界前沿的化学化工科技成果,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

  完成挚爱工作,才算不留遗憾

  就在紧张充实的工作不断取得可喜的成果时,一次身体检查打破了原本既定的节奏。

  2017年,杨基础被查出腹膜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他精瘦的身体里,居然长出了直径16cm的肿瘤。

  当爱人拉着他的手问:“你疼么?”他淡淡地说:“还行吧。”

  对于身上的病痛,他不愿多言。在上海的一家医院,他成功做了肿瘤切除手术,同时失去了一颗肾脏、一段结肠、一部分脾脏和一部分胰脏。手术后,他直接进入ICU继续治疗3个月。

  还没出ICU病房,杨基础又开始琢磨工作了。只要精神状态稍微好一点,他就开始构思,等病好了可以做一个ICU的化工原理短片。

  工作伙伴张立平回忆:“大家都劝他把工作放一放,但他在接受治疗的前几天,还来系里讨论科普短片的事情,在病床上也一直关心着工作进度。手术后,我每天都和他爱人微信联系,有几次情况非常危急,但每次他又凭借自己顽强的斗志挺了过来。”

  手术后不久,杨基础又坚持参加了在学校召开的一次课题研讨会。“因为涉及多个学校,凑起来不容易,要尽快商定方向后找制作公司落实。我们想一天把会开完,但又担心杨老师刚做完手术,坚持不住。我们询问他的意见,他二话不说表示没问题。这一天,他不仅坚持参加了所有讨论,中午也和大家一起吃了盒饭,他肾脏刚刚切除,吃不了外面那么咸的饭菜,但他什么都没说。”张立平说。

  2019年5月,杨基础的癌症复发了。他没有向任何同事透露病情,仍然坚持工作。12月,他坚持去山东开会,向全国几百名高中教师介绍化学化工前沿课题,亲力亲为准备素材,报告时长1个小时,现场反响热烈。

  然而,不到两个月后,他的病情急转直下,从今年2月开始,他无法进食,完全靠营养液维持生命,却仍然坚持工作。4月29日,家人收到了他的病危通知书,而就在前一天,他还在微信中与课题组讨论科普文稿。4月30日,刚刚渡过第一个危险期,他又开始在微信上办公。

  无论是近十年之久的青海对口支援,还是在病床上对科普短片念念不忘,这位清华园里“平凡”的老教授执着无悔,无问西东。直至今年4月病情危重时,他在给同事张立平的微信中写道,74岁的他面对疾病,“没有什么遗憾,也没有什么恐惧”。

  对于他来说,唯一的一点点遗憾,就是“‘化学化工前沿’课题未能善始善终,还剩一个碳纳米管文稿未审,人工酶视频未启动,本是我想完成的”。但他总想把遗憾减到最小:“如果碳纳米管文稿马上写好,发来我还可以看看,一是那是我修改过的、熟悉,二是看一篇稿子还有精力,三是了却我一个心愿。”

  高原 张北辰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清华杨基础:花甲之年再出发
责任编辑:高秀木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