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我的父亲不会写散文诗,他仅有的一个本子里记的也全都是寻常日子的点点滴滴。他平凡至极,什么都给不了我,却又什么都给了我。
他不是超人,但在我眼里,他比超人还万能。
我曾无意间翻到父亲年轻时的一张照片,照片里的他留着当时最流行的卷发,双手插在裤兜,活脱脱一副“中二青年”的模样。
我想,彼时的父亲应该也会打打闹闹,心里怀揣着梦想,但后来因为有了我们,岁月渐渐磨平了他的心中所想。他唯有用他那不算魁梧的身躯罩住了我们整个家。
就像他本子里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每个标点——最初他在外务工,给别人做家具,每天都在记录着工期和工钱;后来,他回村当队长,本子里又多了眼下的扶贫政策、村里的发展规划。
逐字逐句,父亲都写得一丝不苟,就像他的为人。
“该体面的时候就要体体面面。”这是父亲的口头禅。身为队长的他,三天两头要开会,到了这时候,他总是将皮鞋擦得锃亮,连裤腿都要挽得整整齐齐。
做起事来,父亲更是不含糊,乡里乡亲都喜欢找他拿主意,就连两家人闹矛盾,也常请父亲做调停。
但即使很忙,父亲也从未缺席我的成长。记忆里,只有初中学历的他说过一句很温情的话:“彤彤,你要像夜晚的星星一样。”我明白这句话里他想要表达的意思——天空越黑,星星越亮。
事实上,他总是感到愧疚,觉得和城里的孩子相比,他没能给我很好的物质条件,也没有在我的学习上出过什么力。但大多时候他又是沉默的,只是用行动表达着对我的关心。雨天,他给住校的我送衣服,周末又变着法儿地给我改善伙食。
中考的最后一天,他偷偷跑去县城接我。出考场的那一刻,我看到阳光透过树枝的缝隙照在他身上,斑驳的光影洒落一地。他的背影淡淡的,像是珍藏多年的水粉画。
我唤了父亲一声,他回头,用略显枯瘦的手冲我挥了挥,紧接着又问了一句“饿了没”。我愣了一下,点了点头,父亲便走在前面找起了饭店。一路上关于考试,他只字未提。
那个下午,我似乎瞥见了一个不一样的父亲,说是不一样,我却说不出他不一样的地方。
可能是他的背影愈来愈瘦弱,鬓角又添了些许白发;可能是他走起路来的步伐愈来愈慢;也可能是他说话的声音不经意间染上了几分苍凉。但不论是哪种可能,都昭示着一个可能:我在慢慢长大,父亲却在慢慢变老。
落日的余晖,褪去了晚霞的最后一抹酡红,时光里的父亲始终像星星一样发着光,像半透明的墨油纸,渐渐晕染在天际,最终汇聚成一滴小水珠,荡漾在记忆最深处。
李彤彤 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大河初中九年级(1)班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