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然而,在青海湖畔长期靠打鱼为生的李一帆,却放下了渔具,干起了保护湟鱼的事,从“打鱼郎”变成了“护鱼人”。
李一帆今年40岁,他家祖辈上世纪50年代从青海海晏县西海镇搬到刚察县,靠打湟鱼为生。李一帆12岁起,就跟着外公学打鱼。
刚察县是离青海湖最近的一个县。每年6月到8月间,这里的气温逐渐升高,迎来湟鱼洄游的季节。青海湖的含盐量和碱度很高,小湟鱼在淡水中出生,然后到青海湖中长大,成年后溯河洄游到淡水河产卵再回到咸水湖内。刚察县境内的沙柳河、泉吉河、哈尔盖河、布哈河和吉尔孟河5条主要入湖河道,便是湟鱼洄游的通道。
作为青海湖特有鱼类,湟鱼的学名是“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水—鸟—鱼”生态链的核心环节,2004年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曾将其列为濒危物种。
今年7月初,记者在沙柳河岸边看到,河道里的湟鱼逆流而上,溅起片片水花。“半河清水半河鱼”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李一帆告诉记者,在他小时候,这样的景象还只是听老一辈人在讲故事中提到过。曾经一段时间,由于多年的滥捕,再加上气候变暖,湟鱼的生存受到很大影响,数量锐减。湟鱼洄游的壮观场面,他也没见过。
1994年开始,政府实施封湖育鱼政策。2011年开始的第五次封湖育鱼为期10年,直到2020年12月31日。
开始封湖育鱼的时候,李一帆和其他渔民有些想不通:“以前靠打鱼为生,也没有什么其他生活技能,一下子不让打鱼了,收入就减少了。”
家里的老人鼓励李一帆从银行贷款养羊,买车跑运输。慢慢地,事业有了起色,日子也好了起来。李一帆发现,除了打鱼,还有更好的谋生手段。
有一年湟鱼洄游高峰期,因为干旱,河道断流了。布哈河、泉吉河、沙柳河这几条大河都出现了湟鱼搁浅的情况,有很多牧民和志愿者来抢救湟鱼。
李一帆看到一些牧民和志愿者在河里徒手捞湟鱼。“他们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方法不对。”但是,人们开始时并不相信李一帆。“既然你们不相信我,那我把湟鱼打捞上来之后交给你们去放生。”李一帆说。于是,他就用以前打鱼的专用工具把搁浅的湟鱼抢救上来,任务完成了,牧民和志愿者们也开始信任他了。
从此以后,每年湟鱼洄游季节,李一帆都会主动申请义务参加保护工作。牧民也会在家里烧好茶,带上食物,给李一帆他们提供帮助。
实施封湖育鱼以来,湟鱼受到了保护,渔民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李一帆说:“这几年,随便去湖边看,就能看到从上游来的湟鱼,这在以前是很难见到的事情。我爷爷曾说以前这里是生态非常好的地方,我们觉得只是在听故事;现在,这些故事里的情景在我们面前真实地出现了。”
李一帆现在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有12名员工。员工的工资、运营的成本费等去除后,每年还有一二十万元的收入。他预计,随着青海湖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多的人会来旅游,“我现在的公司就是经营旅游,带游客去了解牧民的生活和当地的民俗文化。”
“旅游旺季,母亲做手工酸奶,出售给游客。父亲每天和其他老人一起干活、健身、打牌。孩子在学校安心上学。这样的日子美得很。”李一帆说。
■记者手记
让保护生态成为自觉行动
徜徉在青海湖边,能真切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青海湖是一个庞大的自然生态系统。历经多年的封湖育鱼,湟鱼增加,鸟类繁盛,生态系统正趋向良性循环。美丽的青海湖,在纯净的蓝天下,飞鸟翩翩。行走在环青海湖地区,“爱我青海,保护湟鱼”的横幅随处可见。义务保护湟鱼的牧民说得最多的就是:“保护湟鱼就是保护青海湖,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要让保护生态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