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英雄谁是英雄?武汉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再见,武汉!”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专家组成员张晓鹏的最新一条微信朋友圈仍保持在今年4月16日。
那一天,张晓鹏与战友们在抗疫一线战斗81天后撤离“阻击阵地”,他用这条朋友圈向开始恢复生机的武汉告别。
张晓鹏说自己并不是个感性的人,可在武汉战斗的两个多月,他“真切地感受到热血在燃烧”。对于一名军队科研工作者来说,在武汉与新冠病毒零距离搏斗,就是他们作为“一名战士真刀真枪上战场”的时候。
“‘逆行’不是选择,而是使命。”张晓鹏跟随军事医学专家组刚抵达武汉时,武汉市的病毒核酸检测需求量非常大,迫切需要提升日检测量。
“首要任务是救人!”在专家组组长陈薇院士的指挥下,短短24小时内,一座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就在位于半山腰的中部战区总医院药剂楼旁迅速搭建起来。从那天起,大量的待检样本不定时被送到这里。
核酸检测是专家组科研攻关中最基础、最简单的操作。对于张晓鹏和其他研究人员来说,担负这样的任务似乎有些“大材小用”。但张晓鹏不这么认为,“无论博士、硕士,首先是一名战士。既然上了战场,指挥员下达了任务就要坚决落实,哪怕是搬一箱弹药。”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从咽拭子样品接收到得到核酸检测结果,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为了尽早让医院获知结果迅速救治患者,张晓鹏和战友们第一时间搭建了全自动核酸提取平台,利用军事医学研究院自主研制的试剂盒,将近百份样本从处理到检测完成的时间压缩到4个小时,实现了一次性1小时内完成90余份样本核酸提取,单日标本检测能力达到1000份以上。
在进行核酸检测的过程中,军事医学专家组发现影响检测灵敏度的因素很多——患者体内排出病毒有一定的“窗口期”,窗口期外,咽拭子检测到病毒核酸的几率会下降。另外,采集样本的手法和试剂盒的操作使用都可能直接影响检测的准确度。
如何才能有效检测?专家组组长陈薇院士把解决这一问题的任务交给张晓鹏。2月中上旬,张晓鹏和战友们开始搭建基于化学发光法的全自动抗体检测平台。
那是张晓鹏记忆中最紧张忙碌的时期——凌晨,完成每天例行的核酸检测任务,脱下防护服穿上白大褂,张晓鹏从一个帐篷实验室钻进另一间“实验室”,开始调试仪器设备。
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这一平台可以同时检测新冠病毒N和S蛋白的IgM和IgG4种抗体。检测平台建成后,军事医学专家组使用它,先后帮助火神山医院、泰康同济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等多家医院进行血液样本筛查,有效提高了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诊断的精准度。
抵达武汉的第四天,张晓鹏接到了一项新任务——在开展核酸检测的同时,随军事医学专家组曹诚研究员一起赴金银潭医院进行全方位气溶胶采样。
从垃圾处理区、检验科到ICU病房,都有两人的身影。由于任务紧急且初期物资紧张,用于脚部防护的塑胶鞋套太小,张晓鹏不得不赤脚穿戴两层,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医疗垃圾处理区布满沙砾和污水的地面上。
“那时候真的体会到什么叫如履薄冰。”张晓鹏说。最终,他和战友克服重重困难,成功获得第一手气溶胶检测数据,综合评估了医院内部的感染风险,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了科学的风险预警。
最让张晓鹏难忘的是在ICU病房采样时,恰逢医护人员对一名危重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手术。在近距离实时采集到空气样本的同时,他亲眼目睹了医护人员为拯救患者生命不顾自身安危的一次次“冲锋”。
张晓鹏也愈发理解了陈薇院士说的那句话:“在一线,我们最迫切的任务是要把科研力转化为战斗力。”
当时的武汉,检测新冠肺炎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混合感染,是临床诊断和治疗面临的另一大挑战。
在陈薇院士指导下,2月中下旬,张晓鹏和战友又建立了一个多重病原检测平台,可以同时检测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16-22种呼吸道病原体。
曾有两例危重患者,医院运用多种方案治疗效果都不理想,更加细致的检测成为临床治疗最为迫切的需求。
得知医院的需求后,张晓鹏和战友采集了患者的血液、咽拭子、尿液等各种体液标本进行综合检测。检验结果显示,其中一名重症患者是新冠肺炎合并乙型流感,另一名患者的标本中存在肺支原体感染。这些检测指导临床实施了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帮助武汉一线救治了许多疑难病患。
4月,武汉的小雨打落了片片樱花,沉寂已久的城市渐渐“苏醒”。在离别江城的前一天,张晓鹏和战友也终于有机会走出帐篷实验室,来到长江边上,好好地看看这座等待重新开启的城市。
离开武汉时发的那条朋友圈状态里,张晓鹏配了4张照片,有武汉流光溢彩的夜景,也有专家组离开时一名武汉交警向他们敬礼的场景。看着照片里一度冷冷清清的武汉重新恢复烟火气,张晓鹏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座城市的重启,有我的一份贡献。能够参战,与有荣焉。”
邵龙飞 庄颖娜 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