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王锦萍:守护小岛30余年的女村医

发稿时间:2020-08-24 05:38: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张曼玉 中国青年网

  “看到诊所开着门,我们才能睡踏实。”福建福清市城头镇吉钓村的村民习惯每天到村卫生所转一转,跟王锦萍拉两句家常。

  吉钓村位于一座海岛上,这里的常住人口有300多人,几乎都是老年人,60岁以上的有200多人。1986年,王锦萍成了岛上唯一一名村医,直到今天。

  王锦萍是土生土长的吉钓村人。从卫校毕业后,她本可以在城里找到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在镇卫生所工作的叔叔劝她回村里,因为那里需要医生。王锦萍的母亲也在吉钓村,她说:“妈妈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回村后,王锦萍申请入党。父亲问她:“你知道党员的标准是什么吗?有什么困难你得先上。”“这我能做到。”王锦萍说。

  读书时,她常去父亲的办公室。父亲在镇上工作,是一名会计。别人下班了,他还在忙;别人还没上班,他就已经到了;不是自己的工作,他也在做。父亲在工作上一丝不苟的态度激励着王锦萍。

  回到小岛的头三年是王锦萍最苦的日子。当时岛上还没通电,她晚上只能点蜡烛给村民看病。没病人时,王锦萍把蜡烛吹灭,点上煤油灯,这样能省点钱。

  村民们需要什么药,孩子们要打哪种疫苗,王锦萍就乘一艘小船到城里的医药公司采买。村里没有码头,小船无法靠岸,王锦萍必须卷起裤腿蹚着水上下船。冬天,海水冰凉,水浸泡过的地方,皮肤都坏了。海边天气莫测,有时上午出去买药,下午狂风大作,王锦萍只能到镇里亲戚家借宿,被困三四天是常事。

  “这样是我一个人苦。我离开了,苦的是大家。”再恶劣的条件都没让王锦萍放弃,她说自己和村民们已经慢慢相处成家人,舍不得离开了。

  王锦萍的大儿子要到镇上读书,她本想过去照顾。想到诊所还没有“接班人”,她狠狠心,给儿子办了寄宿手续,拜托弟弟妹妹帮忙照看。小儿子也是如此。孩子们总是不理解妈妈为什么这么忙,直到参加工作后,他们才明白:“妈妈是我们的榜样。”

  只要有需要,王锦萍一定会出诊,无论是三更半夜还是台风天。岛上的路,坡陡难走,她常常叮嘱老人待在家里,自己背上药箱上门看诊。睡觉时,她担心错过村民的电话,总是把手机放在床头。为了看病方便,王锦萍把诊所搬到了自己家,楼下看病,楼上住人。

  有一年冬天,王锦萍在出诊的路上摔伤,肋骨断了一根、裂了两根,医生建议她卧床休养一个月。第二天,一个患有食道癌的村民从医院化疗回来,躺在家里疼痛难忍,她的儿子赶忙来找王锦萍。对王锦萍来说,原本几分钟的路程变得异常漫长。她一步一步挪到村民家,肋部的疼痛阵阵袭来,她疼得坐不下,靠在床头给村民看病输液。

  30多年来,王锦萍走遍了岛上的每家每户。大多数村民自己不记得吃什么药过敏、有什么不良反应,王锦萍都了然于心。

  王锦萍的付出赢得了村民的尊重和信任。村民们形容,王锦萍不只是医生,更像是他们的亲人。到患者家里看诊后,王锦萍常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她帮独居老人烧热水、送吃的、清洗身体、换药……“有她在我们就安心。”村民们说。

  2018年,王锦萍该退休了,但她放不下岛上的村民,选择退休返聘。她说:“如果身体允许的话,我会一直在岛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王锦萍:守护小岛30余年的女村医
责任编辑:高秀木
 
热门排行
热 图